新加坡华文教材选入的文章越来越白话?

  政务院台新加坡华文教材经过经年的改革和更新,选入的文章越来越白话,越来越浅显,程度和水准越来越低。选进课本的文章如果不是有一定水准的经典美文,那么学生学习的起点就必然低下;学生因此无法感受和体验华文美丽的一面;感受不到美丽的一面,华文在新加坡学生的眼里被当作巴刹语言也就顺理成章了。结果华文的价值学生领悟不到,华文的优雅和美丽无法入驻学生的心里,其地位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课文的筛选,之所以越来越白话,是因为人们觉得新加坡学生的华文水准不高,如果选择那些经典美文,学生学起来有难度,这样就会丧失对华文的兴趣,更加讨厌痛恨华文。因此,为了迎合学生低落的华文水准和学习华文的士气,被选择为课文的就是那些用大白话写成的乏味的白话文,失去了作为范文应有的引导性功能。结果恶性循环,学生读起来无法领略华文的优美,味同嚼蜡,也因此更加鄙视华文,那么学习的动力又从何处寻得?华文作为当今世上唯一表音又表意的文字,它和拼音文字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举个例子来说,同样表达和亲友道别的意思,英文的道别徒具读音的特征,读起来没有丝毫的感情和感觉。
 
   请把优美还给华文。但是华文的“再见”却充满了分别在即的感情流露:有离别的不舍,有从此分隔两地的思念,更有尚未分离就渴盼相见之情的寄寓。一个简简单单的平常词语,就已经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含义和珍贵的情感,更何况其他词义和情感更为丰富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语组成的美文?而我们的学生却无缘接触到它们。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明白华文是美丽的,他们又如何肯相信?如何肯接受?很多的计划和策略的决定,我们都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出发,这个道理的确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一旦强调过了头,再有道理的东西都必然有失偏颇。当然,既要兼顾实际情况和实际水准,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水准,满足前瞻性的特质,如此编选华文课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是一件很考编者水准的事情。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