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学院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推出的“犯罪学与维安研究课程”,融入与亚洲和新加坡相关的事件作为讨论的文本,深入探讨社会安全问题。此外,课程也增进了学员对新加坡住屋、医药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了解。科技学院犯罪学与维安研究荣誉文学士学位课程,让林正威和林凯韵对社会课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身为一名执法人员,警曹长林正威(25岁)向来坚信犯了法就是做错事,绝不能姑息犯罪行为。但上了三个月的“犯罪学与维安研究”课程后,他开始对“犯罪”一词有了新的诠释。“我发现一个人之所以犯罪,多半是社会因素造成,若把所有犯罪行为简单地看成是‘错’的行为,就过于片面了。”超过一半学员来自内政团队,他以过往巡逻时处理纠纷的经验为例说,他一般会先分辨出对立的双方,然后尽快平息风波。但今后若再遇到类似事件,他则会尝试去了解双方的立场。他说:“如果我只是以阻止风波延续为前提而展开劝诫,难保他们以后不会再发生争执,但如果能设身处地去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从根本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则有助于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新加坡科技学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SIT)与英国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合作,去年9月推出犯罪学与维安研究(Criminology and Security)荣誉文学士学位,首届录取了40名学生,其中28名是内政团队人员,获内政部颁发奖学金修读该课程。其中20名来自新加坡警察部队,五名来自新加坡监狱署,还有三名来自移民与关卡局。内政部受询时说,安全、保安与执法工作是多面且多变的,特别是我国不时会面对跨国界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网络安全问题。该课程融入了新加坡的个案,深入探讨社会安全问题,有助提高内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他们维持我国治安的能力。在这之前,对该领域有兴趣、又想考取大学文凭的人只能修读社会学,但社会学内容并不包括犯罪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社会学、社会政策和犯罪学学院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科学学院之一。
来到新加坡,融入新加坡小印度骚乱等个案,科技学院新课程加强维安意识。课程融入与亚洲和新加坡相关的事件作为讨论的文新加坡。日前,新加坡发生小印度骚乱事件时,教授也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林凯韵(21岁)说,她从前只知有一群外籍客工的存在,接触了这门课后,她开始思考他们能否融入新加坡地社会的问题。此外,课程也增进了她对新加坡地住屋、医药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了解。她毕业自义安理工学院中文传媒系,对媒体与罪案的关系特别感兴趣,日后或考虑当记者。她说:“媒体的报道对公众如何看待罪案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之前昇菘集团老板林福星母亲被绑架一案,尽管案件已完结,但因为案件涉及名人,一些媒体连日还是花了大篇幅报道。我认为实事求是的报道其实就足够了。”
社会意识无形中提高,她在与具备了“实战经验”的内政团队同学交谈后也发现,新加坡并非如她想象般完美,这无形中提高了她的社会意识。林正威则对恐怖主义的课题特别感兴趣。他说:“根据一名教授所做的研究调查,九一一事件后,似乎有更多人转而投入回教恐怖主义。我觉得这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特别是我们住在一个环球化的环境,国外任何的活动都有可能渗入我国,例如透过网络发动的恐怖活动就会令人防不胜防,必须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