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企业更愿意把机会给外籍员工

劳资政公平雇佣联盟(Tripartite Alliance for Fair Employment Practices,简称TAFEP)向《联合早报》透露的数据显示,去年TAFEP共收到303起公平雇佣的投诉,比2011年多了26起。这与2010年的115起相比,增加了约一倍半。

新加坡留学 企业更愿意把机会给外籍员工

 
新加坡的企业在公平雇佣上还有进步空间,人力部正在探讨设立新框架,要求企业在招聘时候必须公平考虑雇用新加坡人。本地人未获平等机会占半数,职场歧视投诉增多。新加坡的企业在公平雇佣上还有进步空间,人力部正在探讨设立新框架,要求企业在招聘时候必须公平考虑雇用新加坡人。去年TAFEP共收到303起公平雇佣的投诉,比2011年多了26起。这与2010年的115起相比,增加了约一倍半。过去三年职场歧视的投诉呈增加趋势,而雇主没能给新加坡人平等机会占各类投诉中的半数。政府近年来一直倡导企业打造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工作团队,不过还是有人在面对外籍员工竞争时,遇到雇主厚此薄彼。例如去年有人向TAFEP反映,一些金融机构的外籍部门主管在招聘员工时,更倾向把机会留给与自己国籍相同的应聘者,而不雇用新加坡人。
 
TAFEP与这些金融机构联络后,有高级管理层承认,个别部门的确有许多来自某个国家的员工,并表示将设法聘请和培养更多新加坡人。一些机构还改善内部沟通和投诉机制,鼓励有不满情绪的新加坡员工与管理层沟通;公司也展开跨文化培训,让外籍员工融入本地文化。另一起个案中,本地一家酒店在网上招聘区域行销经理时指明要请“中国人”,这引起TAFEP注意。TAFEP告诫这家酒店这么做不符合劳资政公平雇佣指导原则,人力部也向酒店发出警告。酒店随后在网上道歉,并修改了工作程序,确保招聘广告符合指导原则。
 
有人力资源业者也观察到,个别行业的确存在发展机会不平等的现象。金融招聘网站eFinancialCareers去年对近700名金融业者展开的调查显示,57%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员工觉得,公司更青睐外籍专业人士,忽略了新加坡人的职场发展。TAFEP也透露,各种公平雇佣投诉中,招聘广告含有歧视内容的投诉占了一半。
例如一家商店在招聘广告中列明要聘请“35岁以下”的售货员。公司解释,提出年龄要求是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员工提举重物。在TAFEP敦促下,公司答应删除具体年龄要求,不过在筛选过程中加入额外环节,测试应聘者提举重物的能力。人力资源顾问公司GMP集团企业服务部副主任吴坤豪认为,公平雇佣应基于应聘者能力,招聘广告中不该有年龄、性别、种族和宗教等与工作无关的条件;如果工作有特殊要求,雇主在广告中必须写明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政府上周一公布新财政预算案时透露,人力部正在考虑设立一个新框架,确保企业在招聘时公平考虑雇用新加坡人,这也是为了确保新加坡人与外国人竞争时不处于下风。吴坤豪指出,公司的运作必须对其所在的社会负责,为当地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就是其中一个层面,这在长远上能加强企业品牌,获得当地人的支持,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凯利服务新加坡总经理赫尔(Mark Hall)则说,新加坡没有就公平雇佣立法,很多做法是否能被接受还是模棱两可,“创立一个法律框架后,公司对于招聘时哪些做法可以被接受才会有更好的了解。”
 
职总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代总裁陈财喜受访指出,虽然有时雇主并不是刻意歧视,不过一些招聘条件会把原本能胜任工作的应聘者拒之门外。他说:“许多公司要求应聘者有‘令人满意的荣誉学位’,可是早年有这类学位的人不多,很多年龄较大的求职者即使能胜任,也很难应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