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 怎么解决企业的成本提高问题?

林瑞生:加薪补贴计划结束后不会减薪,企业须提高生产力舒缓加薪压力。
林瑞生说,在劳动市场预计持续紧缩的背景下,加薪补贴计划其实将让“企业别无选择,只能给予员工某种程度的加薪”。他还举出企业面对的三种情景,阐述加薪补贴计划将如何推动转型。面对劳动市场人手吃紧,企业在政府三年后停止加薪补贴时,必定仍需保留加薪额以留住人才,因此企业得相应提高生产力来舒缓成本压力。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昨天在国会上发表他对新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的看法,并针对人们对加薪补贴计划(Wage Credit Scheme)是否真能推动企业提高生产力,以及政府的补助结束后员工是否会减薪等疑虑,做出进一步解说。林瑞生也是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他说,在劳动市场预计会持续紧缩的背景下,这项“引发最多讨论”的加薪补贴计划,其实将让“企业别无选择,只能给予员工某种程度的加薪”。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上周一发表财政预算声明时,宣布推出一个三年过渡援助配套,帮助企业转型,应付人力政策的收紧。配套中的其中一项新措施,便是加薪补贴计划,资助月薪低于4000元的本地员工40%的加薪额。林瑞生昨天举出企业面对的三种情景,阐述加薪补贴计划将如何达到推动企业转型的效果。第一种情景是企业不加薪,不享有加薪补贴。在目前已经紧缩的劳动市场中,林瑞生认为,这么做等同于走了一步“险棋”,因为企业随时会流失员工。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意识到人力短缺,决定为员工加薪,也享有政府的补贴援助,但却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林瑞生对此给了告诫:“三年后,这些企业将被打回原形。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企业可以在下来三年依赖加薪补贴,但如果错过了提升的机会,三年后将面对更严峻的挑战。”林瑞生是针对新财年预算案发言的第一个部长,他认为,企业最明智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包括加薪补贴的整个过渡援助配套,认清新加坡经济面对人手短缺的限制,善用每一名员工,给予他们最好的报酬。“企业也必须设法让员工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做事……这是突破人力瓶颈的最佳做法。”而摩绵—加冷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建议,政府可考虑逐年减少补贴比率,以让企业逐步适应没有补贴,而不是在三年后一次性解除。
 
3月6日的辩论和第一天一样,有27名议员发言。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吉星、新加坡人民党非选区议员罗文丽和官委议员陈庆文,都先后呼吁政府为2010年起推行的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制定实质的绩效指标来衡量成效。殷吉星指政府在企业未提高生产力前就减少引进外籍员工和提高外劳税是“本末倒置”。他说,政府应该先给予企业两年宽限期进行转型,之后才收紧人力政策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