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短缺、提高生产力、发展遇瓶颈…… 企业遇难题。专家给说法SME中小企业专版。政府收紧外劳政策以来,人手短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如何才能渡过难关,更好地重组?在本地发展面临瓶颈,有没有其他出路?威声印务总裁陈日勤、TUV SUD PSB 商业咨询顾问Raveendran,以及德豪管理咨询总监吕炳翔,分享了他们的经验。陈日勤表示,公司业务主要是产品包装和印刷,将商标和包装纸批量打印出来,再进行包装。
政府收紧外劳政策以来,人手短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渡过难关,更好更快的重组,威声印务私人有限公司(Winson Press Pte Ltd)总裁陈日勤分享了他的经验。不久前,公司在职总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mployment and Employability Institute)的资金补助下,参与了政府提出的增长与同惠计划(Inclusive Growth Programme)。他说:“这项计划帮助企业在技术和人力两方面进行改革,缩短生产时间,降低费用成本,从而提高生产力。威声印务在购置提高生产力的设备和技术时,向政府申请高达50%的津贴补助。 “我们购买了自动化剪裁机器和商标印刷机器,用高科技取代人工,节省三分之二的操作时间,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高科技并不是万能药。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威声也注重员工培训,让员工提升技能,提高效率。陈日勤提出“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的概念。精益制造是指,在准确的时间点,按照需要的产量,生产所需产品,做到“零库存”。
“精益制造”概念。陈日勤说:“这个理念是总结日本丰田汽车(Toyota)的生产方式。精,是指精确,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生产成本。益,是强调生产的效益,产品的利益。公司上下学习“精益制造”的概念。”以生产流程为例,威声印务取消了不必要的环节,使生产线更流畅,简化复杂的流程。“正因为这种流程上的优化,公司能够缩短从收到订单到产品出货的时间,使生产更有效率。”机器设备方面,“精益制造”也强调对机器进行必要的检修。在故障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除去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保证机器的运作率,避免因为机器故障而浪费时间。此外,“精益制造”也强调了对工作进展的检查和管理。“企业有没有提高效率,要用实际数据证明,这就须要我们进行检测。”陈日勤认为,这个审查工作由员工自己来进行,能达到更好效果。“员工实行自主管理,为自己的表现打分,互相比较,作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自身有哪些不足,懂得去发现失误的原因,反省反思,下次就能做到更好。”陈日勤也建议:“这个审查工作不可变成负担,应该弄得非常有趣,让大家乐在其中。我们每天都让员工给自己打分,他们看到自己一天天进步,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方法也让员工提高了对工作的积极性。”
何谓“六式码”?TUV SUD PSB 有限公司商业咨询顾问Raveendran补充说,“精益制造”的理念可以进一步整合为“六式码”(Lean Six Sigma)概念。“六式码”指的是,不仅要强调更快的生产时间,还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用速度和质量来打动顾客,提供超出他们预期的产品。与“精益制造”相比,“六式码”更重视顾客的要求,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更适用于服务业、物流业等。Raveendran指出,可从五方面给企业的表现从0到10打分:质量(Quality)、按时交货(On time delivery)、设备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和价值(Value)。当各个方面都达到满分时,企业的运作最有效率,生产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意味着企业投入最少,回报最大。这种测量方式能够准确地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哪方面有不足。
新加坡中小企业在本地发展面临瓶颈的话,有没有其他出路?德豪咨询顾问有限公司(BDO Consultants Pte Ltd)管理咨询总监吕炳翔建议,企业可以把眼光投放到国门外,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往国外发展,以及有没有准备好在海外发展。吕炳翔指出,企业可以测量国际化发展准备度指数(Internationalization readiness index),从知识(Knowledge)、资源(Resources)、准备阶段(Stage)与策略(Strategy)四方面来测试企业是否准备好迈出国门:知识方面,想要前往海外发展的企业必须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形势。企业也要了解海外的客户群。此外,企业还要知己知彼,了解谁是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竞争对手,弄清楚彼此的优势和劣势等。
进军海外方式与渠道。吕炳翔强调:“想要进军国外市场,不能简单复制新加坡的模式。企业必须了解当地市场的进入方式(Market entry)和进入渠道,分析和当地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资源方面,除了要有人力、资金、市场销售经验等基本要素外,科技创新有时也是企业在海外能否成功的关键。当企业已经和海外市场接触时,业主可以评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了解公司往海外发展的胜算。企业可从多方面做评估, 包括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和销售量,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有没有足够的资金,管理层到了海外的能力等。
策略方面,包括了企业有没有一个完善的海外拓展计划,有没有能力来实施这个计划,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问题。当企业认为可以往海外发展,并准备前往国外发展的时候,吕炳翔提醒说,企业业主应该先考虑往何处发展,确定了地方才不会“迷失”。吕炳翔说,到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印度尼西亚,还是去将要举办世界杯和奥运的巴西,还是要去北非、东欧、中东呢?这些都是目前很热门的海外市场,但究竟要去哪里,企业须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规划做出决定。他也说,海外拓展有时并非一帆风顺。不少中小企业跨出国门后遇到了困难,不得不退出海外市场。吕炳翔指出,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无奈退出海外市场的企业尽量减少损失。企业可以在当地找分销商,或者在那个地区寻找一个代理商。此外,企业也可以转变成网络销售,减少运营成本。”
政府提供了不少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力的计划和补助.。企业可从知识、资源、准备阶段与策略等四方面,测试是否已准备好迈出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