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多重责任,许连碹表示须与PMET共同应对挑战。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及技师占新加坡劳动人口一半,许多人是肩负多重责任的“夹心层”,在开拓事业同时,还要照顾儿女和父母,民情联系组首次为这个白领阶层举行对话会,听取他们的心声。这场别开生面的“PMET对话会”前晚7时30分在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闭门进行,大约50名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及技师(Professional,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简称PMET)出席。他们主要来自金融、房地产、医疗、法律、工程、教育与建筑师等行业。主持对话会的是民情联系组主席、卫生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嘉宾则是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

目前在新加坡劳动队伍中,半数属于PMET,大约有85万人。今年1月政府发表的人口白皮书预计,到了2030年,PMET人数将增至125万人,占劳动队伍的三分之二。许连碹在开场时指出,PMET在支撑新加坡经济、加强新加坡核心与国家建设方面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他们也面对种种挑战。“许多PMET是肩负多重责任的‘夹心层’,他们既要照顾孩子和奉养父母,同时还要开创事业,以及保持工作与家庭平衡。随着PMET的比率在2030年预料上升至劳动队伍的三分之二,有些人担心新加坡就业良机与技能提升不足够。我们必须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她透露,前晚的对话会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民情联系组还将定期为个别领域的PMET举行更多小型对话会,“让他们有机会与政策制定者互动与自由交流”。
和参与者进行一个半小时对话后,雅国受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些对自己的专业比较关注,但也有许多人对大课题感兴趣,包括如何确保新加坡核心、如何满足年轻人的期望,以及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等。这些也是多数国人很关注的课题,我们会把他们的部分意见转达给相关政府部门。”其中一名参与者是青年领袖协会的部门主管庄蕙嘉(35岁),她在对话会上表达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如何培养年轻人的意见。她说:“通过对话会,我们懂得了一些政策背后的用意,政策制定者也听到了民间真实的声音,包括平民百姓的挣扎和期望,这样才能塑造出我们所要的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