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业 管理十二绝招

    讨账是很难的,经商者要能善于回收账款,收账时要勤快、谨慎,并具有不厌其烦的精神。卖东西的是徒弟,能收回钱的才是师父。要善于管理自己的企业,一个企业家要懂得识人、接纳别人、能用人、敏捷、以身作则、有远见等等强项,而这些都是著名儒商陶朱公所提出的商训中的“招数”,企业家只要能做到,就能成功。
 
   陶朱公企业咨询创办人戴文雪日前在老板联谊会主办的讲座上说,无商不奸,是二流的商人文化。儒商是一流的商人,他们将儒家思想融入商业活动,形成一种特殊的华人经商理念,有文化,有道德,而儒商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陶朱公了。他分享了一本读书笔记,关于陶朱公精神在管理企业时该如何运用,名为《陶朱公商训的启示——中小企业管理的十二绝招》。他解释,陶朱公能取能舍,仗义疏财,是华人经商的楷模,被视为中华商祖。
 
   陶朱公商训也被奉为中华经商宝典,商训12则不是他写的,是南洋华侨整理出来,而他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这些理论的运用。
首先,要“能识人”,企业管理人要具备判断他人的能力,明辨他人的人格、品性和操守。
 
其次,就是“能接纳”,要具备应对能力和服务精神。做生意若能对顾客有求必应,又彬彬有礼,那么顾客就会回头,生意自然会好。他也指出,好的服务不是机械式,而是要从细腻的地方着手,以超出顾客的要求和希望去进行服务。
 
再来,要“能安业”,指的就是经商的人要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不要见到别人的生意好赚就改变初衷,任意转行转业,这将危害原本事业的发展。
 
第四,就是“能整顿”,商人要懂得将货物摆放整齐,货品齐全,令人赏心悦目,这样就能吸引顾客。
 
第五,“能敏捷”是指经商者要有敏捷快速的决断力和行动力。戴文雪说:“经商最忌讳的是做事犹豫不决。若遇事不能当机立断,机会终究会悄悄从你身边溜走。”现金流是企业氧气。
 
第六,是“能讨账”。他表示,讨账是很难的,经商者要能善于回收账款,收账时要勤快、谨慎,并具有不厌其烦的精神。他说:“卖东西的是徒弟,能收回钱的才是师父。”卖出去货物的账款还没收,其实还没完成销售;而应收账款太多将造成流动资金不足,最终形成财务危机。往往倒闭的公司不是不赚钱,而是现金流的问题,现金流不是企业的血液,而是企业的氧气,不可获取,所以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系统。
 
第七,管理者要“能用人”,让有才华的人有发挥长处的空间。凡事要量才而用人,那么你所授权任用的人就可信赖了。
 
第八,要“能辩论”,只有一个能言善道的人,才能有效地推销产品。一个高明的经营者就在善于让顾客清楚了解他所售卖产品的特点。
 
第九,“能办货”强调了采购环节的重要性。如果公司在采购时,不认真精挑细选,买到次货,最终可能导致血本无归。他指出,办货需要懂得寻找商品来源、安排运输、仓储、筹借资金等,最好也了解一些银行术语与财务知识。
 
第十,就是“能知机”,经商最重要的是能巧妙掌握赚钱的时机,不要让机会白白流失。商人要知道该卖的时候卖,该存的时候存,好像在期货交易时,一个人不要太过依赖电脑,而是要人去判断。
 
第十一,“能倡率”,要求领导者做事有效率,又能以身作则,率先力行。戴文雪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如果你找不到好的员工,那你就应该要自我反省。”
 
第十二,要“能远数”,作长远的打算,换成现代企业用语,就是要有策略性的计划。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生意或业务扩展的大小、增长的快慢,都要谨慎斟酌、稳重行事,同时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
 
戴文雪表示,这12招,大家在管理企业时要灵活运用。他相信做生意不是读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是从累积经验得到的。他指出,如今社会上已经很少儒商了。优秀的管理学院都是以西方管理学与例子为主,如麦当劳和可口可乐等,但其实所有管理课程讲的,都逃不过这12招。因此,大家应该积极尝试将这些知识,融入在自己的管理经验当中,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
陶朱公商训12则
一  能识人
二  能接纳
三  能安业
四  能整顿
五  能敏捷
六  能讨账
七  能用人
八  能辩论
九  能办货
十  能知机
十一 能倡率
十二 能远数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