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科技行业领域薪酬福利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一项最新报告,在新加坡高科技行业领域中,把总可变动薪酬定在高于市场中位数的公司,有更多采取了按绩效付薪(pay for performance)的做法。例如,超过50%的公司把一般管理层人员的按绩效付薪成分定在38%,高级管理人员则定在35%。此外,跟企业重视员工健康的趋势一致的是,提供养身和保健计划的企业显著增加,超过50%的公司在今年提供这类福利,比去年的37%来得高。
 
   高科技行业领域更多公司按绩效付薪。以上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针对高科技领域公司薪酬,进行调查后于昨天发布的结果。超过60家公司参与调查。有关调查的目的是要让企业在得知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对员工的总报酬计划作出决策。调查结果也能够协助企业验证它们所制定的薪金在市场中的竞争性,有利于招聘员工,以及确保公司关键职务的薪酬得到适当的调整。韬睿惠悦东南亚环球数据服务组组长达里雷(Sean Darilay)说:“提供保健福利仍然是重要的,大多数公司都提供门诊和住院福利。”
 
   福利是吸引和留住员工重要因素,他指出,整体而言,福利计划仍然是公司吸引和保留员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若不包括升职加薪,高科技行业领域在今年的整体薪金增幅是4%,预料明年也将保持在这个水平。调查也发现,高科技行业领域各阶层员工的离职率在今年仍然平稳,跟去年同样约12%。其他行业领域一般是15%至16%。达里雷受访时指出,一家企业要在吸引和保留员工的策略上跟其他企业区分开来,高薪及工作与生活平衡等还不足够,福利方面也是主要因素。过去几年,高科技领域的人事管理开始更加着重于福利方面。他表示,高科技领域在竞逐人才方面向来比其他领域更加激烈,竞争除了来自业内,也包括银行等其他行业领域。与此同时,高科技领域的雇员也愿意改行,加入其他创新性更强的领域。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在入行薪金方面,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的毕业生获得最大的增幅,从2012年的2700元增加约6%,至2013年的2850元。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入行薪金则从去年的2550元,微增2%至今年的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