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人于年月日抵达新加坡,开始了为期天的学习之旅。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我们对接的学校——立化中学,认识了我们的新伙伴。
十分特别的是,老师为了拉近我们和伙伴们之间的距离,以特别的游戏方式介绍彼此互相认识,比如“记忆彼此的名字”“绕口令”等。我们玩的非常开心,对彼此了解也更深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整个校园,了解到学校的特色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定期在某天下午放学之后举行。这类似于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但立化“”持续时间为四年,可由于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办时间较短,还尚不成熟,只为期一年,仅限于初一年级。那么区别也就由此凸显:立化的“”虽说从中一开始仅仅成为课外的一种兴趣爱好,但经四年定期地训练,不断地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总结经验,这种兴趣爱好将成为一种技能。而我校的“一年”计划只局限于爱好这一基础层面。因为,中国对于基础教育要比创新型教育重视得多,所以两国对于“”计划的不同态度是由于国情不同造成的。
除了“”还有家政课程。我们参与到了这样鲜美而快乐的课堂。那天我们做的是一种马来点心——。我们积极地投入到制作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重来;失败,再重来,我们渐渐品尝到了辛苦,可这堂课的目的也就凸现出来:家政课不是要求你要做得多么多么优秀,而是要大家明白,当你对一件事真的付出了,结果的好坏并不重要,还有也要珍惜别人的付出,因为付出是辛苦的。这又恰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使是一堂“公认的副课”,立化也上出了“主课”的味道。
在立化一共待了天,给人的感觉是新加坡对学生的国家观念的培养,民族团结,种族和谐的教育十分重视。
比如每周一,周三要到操场上举行晨会,操场上每位同学听到国歌响起时,都能自觉地唱起国歌,尽管每个人的声音压在喉咙里,可是全场所有人的声音合起来,就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了,然而在唱完国歌后,每个人用右手握紧拳头放在胸前,进行宣誓,以示对新加坡效忠,“新加坡的统一团结而奋斗,为种族和谐而努力”体现“公正,平等,和平,民主”等五项誓言,这无异于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这种誓言的宣读,无异于为自己的学习背负上了一种更加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利于对国家观念的培养。
再比如,我跟伙伴一起上的华文剪报课。也就是剪辑一些近期的国家新闻。例如“政府鼓励结婚生育,并给予津贴”这则新闻,华文老师就会要求剪下来,并附上字的感想,除此之外老师会给你分析政府出台这些条例的原因及目的,使新加坡的青少年们充分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仍有助于国家观念的培养。
因为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况且在年月日发生了种族暴乱,于是总理李光耀将月日定为“种族和谐日”。因为对于李光耀来说,新加坡就是他的亲生骨肉,每一个种族,每一位公民都是他的孩子,他们之间互相诋毁,谩骂,互相伤害,这是他最心痛的事情。也许一切是从人性至善的角度出发,到最后它也就成为了人性至善的社会。今年的“种族和谐日”正巧被我们赶上了,那天立化的同学们穿着不同民族的节日盛装,向我们送上不同民族的小吃,并建议我们用各民族的饮食方式来品尝这些小吃,充分地体现了新加坡的种族和谐,以及老师们对此教育的重视。其实,从小树立国家观念,及民族团结、种族和谐意识,是源于一段辛酸的历史,自从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岛,就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在年到年,新加坡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并更名为“昭南岛”,开始了一场与“南京大屠杀”一样的肃清屠杀。同样,这也是新加坡的一个永远也好不了的伤痛。直到年人民行动党李光耀的胜选,新加坡也就由此开始了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之后又加入了马来西亚,随后又被踢出,这对于李光耀和新加坡而言,都是遗憾,尽管新家坡的飞速发展及李光耀“的承诺已经震慑了很多很多人。从这一段辛酸的历史中我不禁对之前的所有见闻,更有了深切的思考和感悟: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在辛酸中成长起来的巨人!
所以,新加坡是个令人温暖的国家,除了适宜的热带气候,随处可见的熟识的汉字,谦虚温雅的人们还有处处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