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杂货店一般无法在货品齐全和价格上与超市竞争,优势只有靠近组屋与亲切的服务。而王慧仪一家虽然来自缅甸,语言不通和文化习俗也不一样,竟然把实龙岗2道一家小型杂货店经营起来。王慧仪的兴趣始终是在研究方面,希望父亲面对的员工问题解决之后,她可以继续往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但她觉得这段期间,她学会和邻里不同阶层的居民沟通,以及一些服务顾客的精神,对她以后在新加坡发展肯定会有帮助。

缅甸女大学生,经营杂货店。王慧仪(29岁),大约九年前从缅甸仰光到新加坡理工学院(http://www.eistudy.com/school/SP.html)就读,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洋理工大学。去年她考获生物科学系二等荣誉学位,原本有机会到新加坡中央医院做研究工作,但却因为父亲经营的杂货店急需人手帮忙,不得不放弃这个机会,结果一做就做到现在。王慧仪的父亲王祖民(57岁)把女儿送来新加坡读书之后,六年前举家移民过来就开始经营杂货店。所以王慧仪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到杂货店帮忙。她说:“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有些老人家只会说方言,我完全听不懂,还得麻烦其他顾客帮忙翻译。”
后来王慧仪看到经常来店里买东西的外籍女佣,在过来新加坡短短半年之内就已经学会新加坡的语言,这激励了她要学习华语,以便和顾客更好地沟通。王慧仪说她的兴趣始终是在研究方面,希望父亲面对的员工问题解决之后,她可以继续往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但她觉得这段期间学会和邻里不同阶层的居民沟通,以及一些服务顾客的精神,对她以后在新加坡发展肯定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