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政府提倡建立“不用现金的社会”,鼓励大家使用信用卡及在网上支付各种费用。信用卡在新加坡使用十分普及,新加坡目前约有人口484万,而目前市面上发行的信用卡数量(包括附属卡)据悉已经超过570万张。
虽然各信用卡发放银行之间竞争激烈,但在新加坡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之下,新加坡的信用卡消费市场发展有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央行)对信用卡的申请及使用有严格规定。根据市场变化,该机构会及时对相关规定作必要调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规定普通信用卡申请人年龄不得低于21岁,年收入不少于3万新元(1美元约合1.46新元),信用卡最大授信额度为持卡人月收入的两倍,每张信用卡只能申请两张附属卡。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04年颁布了新的信用卡修正条款,适当放宽有关条款并加以具体化。新条款规定,在21岁至55岁之间的申请人,年收入至少需达到3万新元。年龄超过55岁的申请人,其年收入至少要达到1.5万新元。
今年3月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再次放宽了信用卡额度限制,针对年收入达12万新元或净资产达200万新元的个人,解除信用卡额度不得超过月收入2倍的限制。利用管制放宽这一良机,标准渣打银行在3月下旬针对年收入12万新元以上的客户推出新的威士(Visa)无限信用卡,用款额度可达月收入的10倍。
如银行或金融发卡机构在发卡时违反年薪最低要求,将会被处以最多2.5万新元罚款。如再犯会加重处罚。对持卡人来说,如其未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银行或金融机构通常以24%的年利率计息。
新加坡花旗银行及手机运营商第一通公司今年4月初联手推出新加坡第一个移动信用卡服务业务,让手机来发挥信用卡的功效。由于信用卡与交易资料是存在芯片里,而非手机的识别卡里,因此,即使把手机借给别人使用,信用卡资料也不会被别人获得。为防止这个特殊的“信用卡”被盗,用户还可以预先设定密码。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彰显,更多新加坡消费者开始难以偿还信用卡债务。数据显示,30多岁的持卡者更有可能拖欠债款。男性消费者拖欠债款的比例也更高一些。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拖欠债款的人,超过三分之二是男性。
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