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刘燕玲12月29日在优苗培育计划结业典礼后,参观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的作品。上个月,共有13名华助会援助的学生参与华中为全国小五生举办的少年科学体验学习营。接下来,华助会也将和南洋女中合作,合作模式将和华中类似,预计明年中展开。华社自助理事会首次和名校合作,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体验式学习。参加华助会援助计划的学生上个月首次受邀参加华侨中学举办的学习体验营,从2014年起,他们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由该校举办的学习计划和研讨会。另一方面,华侨中学也将鼓励学生担任华助会优苗培育计划的义务活动协调员,从而培养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华助会也会和南洋女中合作,合作模式将和华中类似,预计明年中展开,详情稍后将公布。

华助会与名校合作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式学习。刘燕玲表示双方合作互惠互利,华中学生自2011年起不时会到各华助会中心协助推行各项援助项目,如补习及阅读计划等。如今,华助会和华中认为是时候强化这项合作关系。华助会学生教育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刘燕玲昨天出席优苗培育计划结业典礼后接受媒体访时说,华助会与华中的深化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这也有助于打造一个更具关怀及包容性的社会。刘燕玲也是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她说:“这项合作能让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华中学生也将成为他们的学习楷模,启发他们争取好的学术表现,培养良好价值观。另一方面,华中学生也可锻炼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同理心及了解回馈社会的重要。”上个月,共有13名华助会援助的学生参与华中为全国小五生举办的少年科学体验学习营,并在华中师生带领下,进行各项具挑战性科学试验。来自白沙小学的陈俊衡(11岁)说,有机会在科学营参与各项科学试验让他大开眼界,能在实验室观察一颗猪心脏的内部结构,更令他难忘。“过去听姐姐描述,我以为生物课很闷,但如今我对它的印象完全改观,这也加强了我对科学的兴趣。”
2014年除了科学营,华中准备邀请更多接受华助会援助的学生参与该校举办的学习计划,包括学生领袖研讨会、人文科目研讨会,以及国际青少年科学研讨会。华中校长潘兆荣博士表示,学校通过与华助会的合作,加强对来自低收入家庭,并有学习潜力的学生的援助。“我们希望启发他们在各自学习道路上争取卓越的表现。”希望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华助会义工行列。华中发言人受询时也表示,华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社区服务,而华助会是让学生服务社会的平台之一,校方希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由于学校与华助会进行的是长期合作,校方希望建立可持续性的机制,由学长带动和启发学弟学妹加入华助义工行列。昨天的华助会优苗培育计划结业典礼在华中校园举行。刘燕玲以主宾身份为五名小六会考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成就奖”。另有58名学业和品德有优秀表现的学生获颁“整体进步奖”。今年参加这项计划的35名小六会考学生中,有45%考取至少三科A或A*的优异成绩。华助会是在2009年推出优苗培育计划,收生从最初的54人增至今年的275人。除了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取得好成绩,计划也着重培养良好价值观,让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