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端午节怎么过?

   新加坡端午节怎么过?这项名为“爱心粽香日”(Hearts in Festive)的慈善活动是由人民协会属下巴耶利峇高文民众俱乐部乐龄执行委员会与慈善福利团体万佛堂福利善友会联合主办,今年迈入第五个年头。500多名义工6月8日齐聚后港21街高文城(Kovan Hub),合力包完1万5300个粽子,不但为全岛50家安老院、三个儿童之家与三个残疾者团体送去“爱心粽香”,还刷新《新加坡纪录大全》,被列入《新加坡纪录大全》。500多名义工来自社区基层、福利团体和私人企业,不少是家庭成员齐出动,年龄最小的才四岁,最年长的84岁。其中有约200名义工是主要赞助商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员工和家属。
 
   乐龄执行委员会主席洪惠兰指出,主办这个活动有多重目的,“除了让较不幸的国人在端午节品尝素粽,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促进社区凝聚力,将传统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并鼓励更多年长者参与社会活动,使晚年过得更充实和有意义”。万佛堂福利善友会副主席伍修宏透露,由于受惠团体增多,粽子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去年达到1万3380个,当时已创下全国纪录,今年则完成了1万5300个,刷新去年的纪录,被列入《新加坡纪录大全》”。尽管年龄和背景各异,但他们包粽献爱心的热情非常一致。孩童虽然不会包粽子,但也勤快地帮大人洗粽叶或送配料,忙得不亦乐乎。
 
   黄钰文(67岁)是第二年带外孙林子渊(四岁多)参加包粽活动。她说:“这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机会。”1万2470个粽子今天将由30多辆义工私家车组成的车队送往有关的安老院、儿童之家和残疾者团体。洪惠兰透露,剩余的粽子将分发给义工和展开义卖,筹得的款项将全部捐给万佛堂福利善友会。
 
   包粽子步骤繁琐,费时又费工,年轻一代国人多倾向于在外头买粽子。不过,仍有一些年轻人选择在每年端午节包粽子,而这群人或许正慢慢扩大。过去两年主动到民众俱乐部上课学包粽子的22岁至49岁居民就增加了近50%。珍惜传承传统小吃 学裹粽居民增五成人民协会多年来在端午节来临前都会为应节推出教导制作粽子的工作坊。居民可通过三小时的工作坊学做各式各样的粽子如潮州粽、福建粽、娘惹粽和碱水粽等。
 
   人民协会多年来在端午节来临前都会为应节推出教导制作粽子的工作坊。居民可通过三小时的工作坊学做各式各样的粽子如潮州粽、福建粽、娘惹粽和碱水粽等。人协生活技能与生活方式署长陈瑞玲接受新加坡当地媒介访问时说:“去年共有350个居民参加了人协主办的27个粽子制作工作坊。与2011年相比,去年年龄介于22岁至49岁的参与者增加了49%,其中不少是年轻妈妈和中年妇女。这或许是如今有更多人懂得珍惜这些传统小吃,并希望包粽子的手艺能得到传承。我们也注意到其他种族的同胞也来参加这些工作坊。”六年前开始在民众俱乐部教居民包粽子的郑仲珊(54岁)受访时说:“我目前的学生多数是年轻妈妈和较年轻的妇女,而且近一两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发现最近有更多人对传统食品和手艺感兴趣,这可能是年轻一代教育水平较高,对保存传统文化有更高的意识,加上近几年社会更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所以他们较懂得欣赏和珍惜这种传统东西。当然,粽子价格越来越贵也可能是更多人想自己做粽子的原因。”

 新加坡端午节怎么过?

   郑仲珊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这门传统手艺:“我知道不是很多年轻人会主动到民众俱乐部去,但如果把这些课程带到校园或他们常去的场所,将能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学生戴丽晴(23岁)为寻回外婆家粽子的味道,决定到民众俱乐部上课学包粽子。原来她75岁高龄的外婆过去两年因年纪大而不再包粽子。她说:“外婆包的娘惹粽真的好好吃,让我非常想念。可惜我几年前还小,当时没想到该向外婆学。我母亲因没有很大的兴趣也没向外婆讨教,所以我现在只好在外面上课,然后做给外婆品尝和评论,希望多做几次后能找回外婆粽子的味道。当然,我成功后会年年做给家人吃。”
 
   传承家传小吃延续家族生意。对如切老字号“金珠肉粽”少东黄鼎翔(30岁)而言,学包粽子不只是为传承家传小吃的手艺,更是为延续家族生意。只要不是在端午节旺季,公司常年也会为到访店家的学生团举办制作娘惹粽工作坊。黄鼎翔受访时说:“我和弟妹都是在十三四岁时开始向父母和员工学包粽子,我从原本只帮忙处理粽叶,到学习折粽叶和填料,后来也学会烹煮粽子的材料。现在有学生团探访我的店时,我也会帮忙指导。”每年端午节都是一家人与员工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过去两个月,家人和员工都不分昼夜地在包粽子,每人每天要包约800个粽子,很考体力。”他说:“不是粽子旺季时,家人都有不同职责而各忙各的。但一旦到了端午节期间,全家人就会守在店里和员工一起包粽子。大家虽然包到很累,但也很享受这种过节的气氛。我们身为华人当然应该学包粽子,年轻一代或许没兴趣学,但不应就此忘记端午节的意思。”富丽敦酒店的中餐馆玉楼每年端午节推出的粽子都由糕点厨师团队亲手制作,团队中有一半是年龄低于30岁的厨师。玉楼执行总厨梁志贤受访时说:“端午节的三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为粽子设计新口味。这段期间厨房特别忙,我们的新厨师并没规定一定要懂得包粽子,所以我和其他较有经验的厨师都会教导年轻一辈的厨师包粽子。他们一般上会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如浸泡竹叶和糯米,以及控制水温和浸泡各种材料的时间。我们的年轻厨师一般上包40到50颗粽子后就能捉到包粽子的窍门了。”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