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积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备,使它成为亚洲最理想工作地点之一。通过不断重塑自己,它在全球商业竞争力方面,持续领先其他工业化国家。不管是短期或长期就业,新加坡都是一个理想的平台,为你提供个人及专业发展的机会。我们建议:在这真正的环球城市中,面对新的挑战,施展你的才华。迈开脚步,跨出你原来的圈子,走出新的道路。
新加坡正朝向知识型经济转型,产生了许多新的、充满挑战的就业机会。以下的主要成长产业,就有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 艺术及娱乐
§ 银行及金融
§ 生物医药科学
§ 化学
§ 传播及媒体
§ 教育
§ 电子
§ 工程
§ 保健
§ 资讯科技
§ 物流
§ 有潜力的本地企业
§ 跨国公司的区域基地
§ 研究及开发
艺术与娱乐
新加坡位置特殊,有条件领先本区域娱乐潮流。通过塑造全新的泛亚洲美学,它要争取成为本地区艺术及表演的国际舞台。
发展现状
在本地及归国艺术家的创意推动下,新加坡的艺坛充满活力。国际顶尖的表演艺术家及艺术团,已把新加坡列为亚太巡回演出的必经之地。2002年10月开幕的滨海艺术中心,提供动感环境,让表演艺术家、演出制作人及艺术经纪人尽情交流。
各式各样的艺术
作为艺术的千禧城,新加坡有志成为国际艺术地图的主要地标之一。世界著名的加拿大魁北克“太阳杂技团”,2001年3月在新加坡演出《阿雷格里亚》(Alegria),这是它在亚洲最大的投资之一。大型音乐剧《西贡小姐》,还有较小型的《房客》(Rent)及《芝加哥》等音乐剧的成功上演,说明新加坡具有齐全的演出设施。
艺术繁花似锦
一年一度的新加坡艺术节,以及国际爵士音乐节,都需要庞大的制作资源,这是新加坡可引以为豪的。
它们规模庞大,并同时在不同场地演出,是对主办者协调能力的巨大考验。
了解艺术及娱乐业现状
主要雇主:
§ 滨海艺术中心
§ 国家文物局
§ 国家艺术理事会
§ 新加坡交响乐团
所需人才
§ 艺术行政人员
§ 节目经理
§ 戏剧讲师
§ 电视电台导播
§ 编剧
§ 表演艺术家
银行与金融类
新加坡一直在开放它的金融业,使它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它的亲商姿态也使它有投资枢纽的美誉,使它能不断吸引海外顶尖金融人才到来。新加坡是许多外资银行的区域总部,包括花旗银行((Citibank),荷兰银行(ABN Amro)和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UBS)。本地的主要金融机构则包括新加坡发展银行(DBS)和大华银行(UOB)。这些主要金融机构强化了新加坡的金融业。
新加坡目前拥有超过1000家本地和外国的金融机构。它们提供的服务包括:
§ 贸易融资
§ 外汇
§ 衍生产品
§ 资本市场活动
§ 财团贷款
§ 保险业
§ 合并与收购
§ 资产管理
§ 证券交易
§ 财务咨询服务
§ 特殊保险服务
朝向更开放的金融业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经采取系列步骤开放本地的金融业,提升这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具体措施包括:
§ 及时推出第一阶段的银行开放计划
§ 合并现金与衍生交易服务,组成新加坡交易所
§ 开放保险业
金融管理局在2000年8月订下了一个目标,即在2003年时,把新加坡发展为亚洲主要保险业枢纽。落实这个宏愿的具体策略包括提升与加强保险业者的人力素质,同时吸引能提供全面与综合风险管理服务的业者进场。
全球的金融中心都在面临着急速的革新步伐,这意味着金融业需要不断更新,引进高端技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同银行界沟通协商后,已制定了一套策略来提升本地金融业的人才。
一个涉及金融网络并着重协调金融关系的卓越训练计划已经成立。与此同时,金融业发展基金的设立,也将资助提升金融执行人员专业水平与技能的计划。
主要雇主
§ 花旗银行
§ 瑞士信贷银行
§ 高盛
§ 摩根士丹利投资
§ 美林
§ 美国友邦保险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所需人才
§ 投资分析师
§ 基金经理
§ 外汇人员
§ 会计师
§ 财务经理
§ 审计师
§ 系统分析员
§ 经济师
§ 财务/风险管理人员
§ 提供一般债务发行、跨界电子银行,以及保险与再保险服务人员
§ 企业财务/创业基金管理人员
生物医药科学类
生物医药科学业已迅速发展成为新加坡制造业的第四大支柱。预计到了2010年,这个行业将拥有15家世界级公司,提供一系列广泛的增值活动。有关的研究活动也会蓬勃开展,以求在各领域取得突破,例如干细胞的研究。
生物科技业的表现
生物医药科学业在2001年取得总值4000万新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承诺。而基于生物科技制造业有不少新计划,即使在全球经济受美国九一一事件冲击的情况下,这个行业仍能继续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临床试验与药品开发区域枢纽,新加坡广受环球公司青睐。这些公司包括约翰?霍金斯、默克公司(Merck & Co)、百特(Baxter)和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生物医药研究园(Biopolis)
这个耗资3亿新元发展的生物医药研究园设在新加坡的科学研究心脏——波那维斯达(Buona Vista)。预计它将在2003年投入服务。
生物医药研究园是个专为生物医药科学公司而设的科学园,它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以试验为本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空间。生物医药研究园里的公司将享用园内各种公用设施,包括会议与辅助性设施、零售、行政、和财务服务。
主要雇主
§ 葛兰素史克
§ 美资药剂集团默克沙东(Merck Sharp & Dohme)
§ 西门子医药器材(Siemens)
§ 百特
§ ES 细胞国际集团(ES Cell International)
§ S*Bio
§ 约翰?霍金斯
§ 礼来药厂(Eli Lilly)
§ 泰科保健(Tyco)
所需人才
§ 生物医药工程师
§ 生物统计师
§ 临床副研究员(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s)
§ 生物信息搜集员/计算生物师(Computational Biologists)
§ 医药化学师
§ 次药剂制造工程师
化工类
化学工业是新加坡第二大制造业,在2000年时的产值占总产值的24%。不过,如电子业一样,石油化工业正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新加坡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它也是主要环球原油公司如英国石油、加德士、埃克森无比和蚬壳的总部。主要发展领域包括石油、石油化工、特殊与工业化学。在2000年,新加坡的化工业拥有超过300家本地和外国公司,总值240亿新元。
新加坡也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每天提炼出120万桶炼油。
世界级基础设施
裕廊岛是新加坡化工业的心脏。它是石油制造公司、石油化工公司和第三者服务供应商的集中地。这个小岛备有的先进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已吸引总值大约210亿新元的投资。其中有大部分投资是来自超过50家化学及相关的公司。
人力资源
化工业需要一支高技能的劳工队伍来提升它的竞争力。为此,经济发展局已经同教育机构及主要公司协作,联合设立了化工业人力咨询委员会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其他计划还包括在裕廊岛设立一个培训中心,为有关人员提供就职前和在职的培训。
主要雇主
§ 英国石油
§ 古德士
§ Castrol(S)
§ 杜邦化学公司(DuPont)
§ 埃克森无比
§ 三菱化学公司( Mitsubishi Chemical)
§ 蚬壳
所需人才
§ 化学工程师
§ 石油化学工程师
§ 化学师
§ 化学热能转化厂操作员
§ 石油与天然煤气厂操作员
传播及媒体
大型传播公司,如迪斯尼新加坡、CNBC Asia、MTV Asia,以及Cable & Reuters,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这造就了更多在电缆广播、无线广播、广播制作及节目策划方面的更多就业机会。
发展现状
传播及媒体业牵涉的是广播内容及多媒体服务的开发、创作及传送。
服务范围包括:
§ 固网及移动电话服务
§ 卫星上行及下行服务
§ 数据通讯
§ 互联网服务供应
§ 电台及电视广播
§ 全国邮政系统及速递
目前共有17家卫星广播业者从新加坡上行卫星,其中15家在新加坡设有分公司并聘用雇员,包括:英国广播公司、CNBC Asia、探索频道(亚洲)、HBO Asia、迪斯尼电视等。总括来说,他们为东南亚、东亚、南亚次大陆,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提供内容广泛的节目。
这些大型传媒公司促成相关行业的繁荣,也带动本地传媒业。目前有20多家本地公司为国内外市场制作电视节目及电影。
举世瞩目
传播及媒体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改变,媒体业将会更加开放。
新加坡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它发展成传播业的先锋。
发展项目
§ 广播及内容制作
§ 教育多媒体,互联网及专门资料
主要雇主
§ 新加坡资讯与通信发展管理局
§ 新传媒
§ 新加坡报业控股/报业传讯
所需人才
§ 导播
§ 视像剪辑师
§ 上行工程师
§ 平面美术、二维及三维动画制作
§ 电脑专家
§ 电脑程序编写员
§ 电脑工程师
§ 电脑制图美术员
§ 电脑动画制作员
§ 网络工程师
§ 电气、电子及通讯工程师
§ 电信工程师
§ 微电子工程师
§ 高频硬件工程师
教育
久负盛名的常春藤大学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商科研究学院已经在新加坡设立分校。本地的大专学府如南洋理工大学正向中国扩展其教育事业。
现状
新加坡对终身学习的支持使它成为卓越的知识都会。教育业的目标是要让未来的工作队伍具备新世纪所需的专业技能。
新加坡的大专学府包括四所理工学院:
§ 新加坡理工学院
§ 义安理工学院
§ 南洋理工学院
§ 淡马锡理工学院
以及三所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各所理工学院和产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并提供学术和专业培训。
各所大学也积极从事多个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本地大学已与不同的海外大学建立联系,扩大国际学生的范围。这些大学提供了教学与非教学的职位。目前新加坡正在探讨建立第四所大学的可能性。
在本地设立分校的八所世界级大学包括:
§ 麻省理工学院
§ 乔治亚理工学院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 宾夕法尼亚大学霍顿学院
§ 芝加哥大学商科研究学院
§ 荷兰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学
§ 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
新一代
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录取高素质的教职员,因为:
§ 学生人数增加
§ 强调创意、终身学习和资讯科技的应用
有关教育的更多资料
更多详情:工商企业专业人士、大学毕业生和博士生的学习机会。
主要雇主
§ 教育部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新加坡理工学院
§ 义安理工学院
§ 南洋理工学院
§ 淡马锡理工学院
§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芝加哥大学商科研究学院
所需人才
§ 讲师
§ 研究员
§ 特别教育教师
§ 培训顾问
§ 资讯人员及教育传播工程师
§ 资讯科技专家
电子业
电子业一向是新加坡制造业的最强支柱。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电子业目前也陷入衰退。2000年它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峰,产值823亿新元,占新加坡制造业总额的50%。
全球经济放缓
2000年,网络产品、手机及个人数码助理(PDA)的无线产品蓬勃发展,可是到了2001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对个人电脑需求疲弱,使电子业进一步出现负增长。可是,根据2001年3月的统计数字,电子业收缩率已降低到12.4%(之前6个月则收缩了20%),显示已有复苏迹象。
电子业长期展望取决于:
§ 为全球市场提供生产方案及高价值零件
§ 开拓及管理新市场、产品及工序、科技及应用等
§ 配合亚洲制作业新浪潮而提供生产科技及服务
了解电子业的更多资讯
主要雇主
§ 国际商业机器(IBM)
§ Infineon
§ NEC
§ 松下(Matsushita/Panasonic)
§ 3M
§ 东芝(Toshiba)
§ 新力(Sony)
所需人才
§ 晶圆片生产、装配及测试工程师
§ 软件工程师
§ 芯片设计工程师
§ 半导体工程师
§ 电脑化显示工程师
§ 网络储存工程师
工程
工程业在本地制造业中占第三位。工程业的演化直接反映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它也是新加坡基础最稳固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发展现状
为了加速重振经济,新加坡正努力调整制造业的结构,朝向高增值工业发展。因此,对工程专才的需求持续强劲,以进行诸如东北地铁线等工程项目。
工程业包括精密工程、运输工程、流程工程。工程业在2000年产值高达193.8亿新元。
横向发展
新加坡在精密工程、运输工程、流程工程的专长,能充分运用在资讯及通信业、概念设计、保健及宇航业等新兴产业上。
新加坡在其他知识型工业也具有竞争性地位,它们包括:
§ 工业信息技术
§ 光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环境科技
工程业希望推广整合性多元技能,通过新的应用在全球市场上竞争。新加坡也在系统设计、整合及项目管理、智能控制及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研发计划。
亚太区半导体产量预计在2002年将占世界总产量的40%;作为亚洲增长最迅速的市场,新加坡有潜能成为区域的枢纽。
由于对新的应用科技有丰富经验,新加坡也有可能成为亚洲光学科技生产中心。
汽车业将因新产品的开发而持续增长,这包括汽车电子产品,以及部件生产等。
海事业也在进行重组,转向高技术项目的开发。
主要雇主
§ Bragg Photonics
§ Rofin Baasel
§ 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
§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 Molex Singapore
§ 新科集团(Singapore Technologies)
§ 新航工程(SIA Engineering Company)
§ 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
所需人才
§ 自动化工程师
§ 软件工程师
§ 机械设计工程师
§ 汽车工程师
§ 宇航工程师
§ 造船及岸外工程师
§ 海事工程师及造船工程师
医药保健
新加坡拥有超过2000个医疗保健企业,在本区域的医疗保健服务处于领导地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疾病患者,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到新加坡接受专科治疗。新加坡成为亚洲首要的医药中心指日可待。
发展现状
新加坡的医药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国内总共有28家医院和专科中心。
卓越的研究设施
新加坡正迅速成为医药研究、教育和先进医疗护理的环球中心。
各个专科项目包括:
§ 肿瘤学
§ 心脏病学
§ 眼科
§ 神经病学
§ 康复科
§ 传染病
目前新加坡共有超过80家保健公司,它们包括葛兰素史克、西门子医药以及百特医疗用品公司。
新加坡在下列领域迅速建立其环球信誉:
§ 保健服务
§ 医院管理
§ 化验服务
§ 医药资讯
§ 药剂研究
§ 临床实验
1999年,约翰霍普金斯(国际)在新加坡设立它的亚洲旗舰医疗设施。该大学与本地的国大医院、陈笃生医院和鹰阁医院携手合作。在保健服务中取得最快增长的一环是医院。这包括社区医院、慢性疾病病院、疗养院、日间康复中心及家护服务。随着人口快速老化,家庭护理和疗养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新加坡继续欢迎更多合格医疗人员前来提供服务。
有关保健服务业的更多资料
主要雇主
§ 卫生部
§ 新加坡科学与法医学院
§ 生化合成科技中心
§ 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
§ 资讯强化医药中心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 新加坡约翰霍普金斯
§ 伊丽莎白医院
§ Becton Dickson
§ 百特
§ 葛兰素史克
所需人才
§ 医生
§ 外科医生
§ 护士
§ 医院与卫生行政人员
§ 牙医
§ 药剂师
§ 物理治疗师
§ 职业治疗师
§ 会话治疗师
§ 放射科医师
§ 临床调查员
§ 临床科学研究员
资讯与通信科技
作为新兴的知识型经济,新加坡赶上全球资讯与通信科技(ICT)的新浪潮,努力成为亚洲地区的数码经济环球中心。它将着重为全球市场开发及提供内容与创意服务。
ICT活动包括生产、批发及零售。它的附属工业则包括互联网服务供应、电脑软件开发、出版,以及电脑教育。
连接中心
新加坡政府在过去15年,着手创造有利于资讯科技发展的环境,协助这个城市向资讯产品及服务转移。ICT21总计划,这项由新加坡资讯与通信发展管理局所支持的计划,目标是将ICT推广为知识型经济中各行业的共同平台。资讯与通信业的发展,将有助提高在新加坡的生活素质与水平。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个行业,政府已确认出3个主要领域:
1、加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提供有利的商业环境,让互联网上的商业活动繁荣发展
2、继续发展新加坡为资讯枢纽
3、发展宽带及无线互联网
了解ICT业全貌,以及新加坡资讯与通信发展管理局(IDA)的详情。
主要雇主
§ 国际商业机器(IBM)
§ 甲骨文集团(Oracle)
§ 戴尔电脑(Dell)
§ 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
§ 新电信(Singapore Telecom)
§ 西门子(Siemens)
所需人才
§ IT集成顾问
§ 软件/硬件开发工程师与专才
§ 三维模型开发人员
§ 视频串流专才
§ 网络设计师
§ 网络架构分析师
§ 虚拟专用网络工程师
§ 数码无线通讯工程师
§ 无线应用开发员
物流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公司向外进行采购,物流工业预料将提供更多为制造业和其他工业而设的一站式服务。新加坡将会成为世界级的化学、电子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物流中心。
发展现状
新加坡已经定下目标,要在2010年成为亚洲领先的物流枢纽。
本地物流业将通过以下媒介,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
§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 化学物流公司
§ 电子分销商
本地物流业的服务已从原本只提供交通和货仓服务,发展为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现在的挑战就是公司必须根据顾客的要求,随时随地、以灵活方式把产品送达目的地。
制造商目前都向外取得它们所需的物流服务,并且从第三供应者获得增值服务。这些供应者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这意味着产品运输到市场的时间缩短了——使得产品在越来越容易被淘汰的当代市场中,增强了竞争优势。
新加坡已斥资2000万元,大力推广信息科技和电子商务在物流业的应用。
政府也在本地的学府、理工学院和大学推出了一系列培训计划,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联合开办的“物流学与供应环管理”双硕士学位课程。
四通八达
新加坡有着广阔的国际衔接网络,其机场和港口向来享有世界最佳的美誉。新加坡连接着世界700多个港口和超过400条航线以及50个国家的145个城市。这些网络使新加坡成为各国际公司设立海外基地的理想城市。目前在新加坡设立了的国际和本地物流的公司共有3000多家。
全面了解物流业
主要雇主
§ 联邦快递集团(FedEx)
§ 天地公司(TNT)
§ 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
§ 敦豪国际公司(DHL)
§ 胜科后勤(SembCorp Logistics)
§ ST Logistics
§ 安富力亚洲(Avnet Asia)
§ MSAS Global Logistics
§ 伯灵顿空运全球(Bax Global)
所需人才
§ 供应链经理
§ 综合物流服务经理
§ 物流服务人员
§ 材料策划员
有潜力的本地企业
新加坡正在积极培养本地企业,以使它成为跨越客户的世界级伙伴。这种提倡企业精神的力量,也促使更多本地公司效法在美国自动报价挂牌的创新科技,取得一样的成功。
发展现状
新加坡希望在2005年时,取得设立100家总值1亿元知识型企业的目标。它们的产品素质、服务和功能将享誉全球。
“新加坡制造”
本地企业在吸收了国际电子和工程公司的发展经验后,正日益蓬勃发展。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将本地的产品和科技推向全世界。目前有越来越多本地企业提供专门的增值服务,例如产品设计、供应环境管理,以及原创设计制造。
政府正培养本地企业,希望它们日后逐渐成为不同专门领域中的先锋。政府给予这些企业的协助包括为它们拓展商机、寻求外国合作伙伴以及给予它们提供税务优惠。
此外,政府也支持计划走向国际的本地企业。
主要雇主:
§ MMI Holdings
§ 安利工业(Omni Industries)
§ 新加坡新锐产业(Singapore Shinei Sangyo)
§ 史丹福印刷(Stamford Press)
§ 优利佳控股(Uraco Holding)
§ 创业公司(Venture Manufacturing)
§ 叶水福集团(YCH Group)
§ 世界科技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跨国公司的区域基地
新加坡正迅速地发展为一个适合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的卓越地点。
新加坡完善的通讯网络将能让机构获得即时的信息,以便作出明智的策略决定。
新加坡于2001年9月19日主办“福布斯全球总裁论坛”。
顶尖的商业城市
新加坡曾于2001年,被总部设在香港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咨询机构评为亚洲最佳的经商地点。这显示外国对新加坡的政治与经济结构极有信心。
在2000年,这里的6000家国际公司有一半是在海外运作。当中有20个是新的总部,其中有6家是财富环球500公司的子公司。
美国大石油公司加德士(Caltex)就是其中一家把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的跨国企业。
政治与经济风险咨询机构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许多旅居本地的外国人都认为新加坡是在生活上最容易适应的亚洲城市。
他们提到的优点包括:绝佳的基础设施、多元而完善的行政机构、廉洁的政府、掌握纯熟技术的员工、和谐的劳资关系,以及容许外来投资者公平竞争的环境。
许多工商业领袖都以新加坡为运作基地,他们在这里的运作范围包括:制造支援、促销、业务发展、技术支援、产品发展以及财务与金融领域。
有更多的总部设在新加坡,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公司到这里提供商业服务,例如法律咨询、市场调查以及公共关系等服务。
主要雇主
§ 国际商业机器(IBM)
§ 飞利浦(Philips)
§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 3M
§ 加德士(Caltex)
§ 新力(Sony)
§ 宝马(BMW)
研究与开发
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到了2002年,将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这将和世界领先工业国的水平并驾齐驱。新加坡也有意利用其科研方面的能力,加强推动私人机构与政府领域的研究计划。
发展现状
研究与开发是任何一种行业的主要部分。新加坡于2000年的研究与开发净开支,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89%。新加坡的目标是提高研究与开发的开支,使它达到其他工业国2%到3%的平均水平。
其中一项热门的投资领域是电子学。目前,已经有超过12家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究基地。新加坡很可能在近期内在世界的光学组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这个领域的增长预计将从2000年的5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40亿美元。
研究与开发的主要范围包括:
§ 数码存储及磁盘媒体
§ 先进集成电路设计
§ 半导体包装
§ 多媒体
§ 无线通讯
§ 先进材料
§ 特种化工
§ 环境科技
§ 加工控制与工程
§ 生物医药科学
§ 电子学
引进新科学家
A*STAR(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是推动新加坡科研发展的主导者。它旨在培养新加坡世界级的科研工作,并负责管理国家的科研发展。它的任务包括:
§ 建立研究与开发的人力资源
§ 推广科技创新及企业精神
§ 同科研与科技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政府已承诺拨出70亿新元推展第三个国家科学与科技2005年计划。这项计划详细勾勒出新加坡在所确认的专门领域中,大力发展世界级科研工作,同时加强私人机构科研工作的目标。
在这个计划下,新加坡将和更多世界级的研究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随着从事博士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增加,新加坡的人力发展计划,如“科研学者计划”将受到国际承认。
企业生态系统
新加坡也正通过建立“企业生态系统”培养本地创业文化。这展示了新加坡本地与外国企业相辅相成的景象。政府也为原以10亿美元设立的“科技企业投资基金”追加投入3亿美元,以进一步协助本地投资企业扩展业务。
学术与工业交融
耗资50亿新元兴建、占地176公顷,并集合了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级学府的“科学枢纽”,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摇篮。
科研与高科技公司集中一地,将让有志成为科技企业家者更有效地综合利用资源。
了解更多有关新加坡的研究与发展工业
主要雇主
§ 葛兰素史克(Glaxo SmithKline)
§ Rhone Polenc Rorer
§ 默克沙东(Merck Sharp and dohme)
§ 西门子医药(Siemens Medical)
§ 信息科技实验室(Laboratori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国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所需人才
以下领域的科研专业人才:
§ 信息科技
§ 生化科技
§ 土壤生物学
§ 环境科技
§ 制造与工程科技
§ 电子与先进材料
§ 生物医药科学
本文来源于新加坡意腾国际旗下:新加坡留学网http://www.eistudy.com
致力于新加坡教育、新加坡房产、新加坡投资移民、新加坡学生公寓、新加坡酒店、新加坡签证等推广及开拓。详细咨询请拨打中国客服咨询热线:400-7160816。新加坡详细咨询请拨打(+65)6737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