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育体系的上课情况和教学特色

    海外实习五周,受训教师感受 “文化震撼”。参与国立教育学院国际实习计划的陈佩玲(左起)、杨杰婷和卡密拉都认为,宝贵的海外实习经验开拓了她们的视野。国立教育学院与海外师范大学合作展开国际实习计划,让新加坡受训教师到外国学校实习五周,观摩不同教育体系的上课情况和教学特色。国立教育学院受训教师陈佩玲去年底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进行五周的教学实习时发现,当地十五六岁学生上课时喧闹,而教师却保持不愠不火,对此,她的印象很深刻。受训成为英文及历史教师的陈佩玲(22岁,三年级生)说,美国学生很爱发表意见,有时会因此而导致课堂上的学习焦点分散,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会坚定并有礼貌地要求学生遵守秩序,不会凶巴巴或提高声量指责学生。
 

不同教育体系的上课情况和教学特色

   “这种相互尊重的课堂管理方式,我认为值得借鉴。毕竟,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新加坡学生也越来越敢于表达他们的意见。在新加坡受训时,我们也被教导,教师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观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案。”国立教育学院前年起与海外师范大学合作展开国际实习计划,让新加坡的受训教师有机会到外国学校实习五周,观摩不同教育体系的上课情况和教学特色。至今已有大约17名受训教师完成计划,陈佩玲是其中之一。计划开放给文学和理学学士学位兼教育文凭课程二年级的优秀生申请。通过校方面试后,受训教师会在海外伙伴大学的安排下,到当地学校担任教学助理。他们也有机会在当地教师的监督下给学生讲课。同样的,学院也会安排伙伴大学的受训教师到新加坡学校实习。毕业后准备当数学和英文教师的卡密拉(24岁,四年级生),前年被安排到美国加州的高中实习,担任数学教师助理,有机会观察“翻转教室”(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如何运作。所谓的“翻转教室”即学生在家先看录像,回到课堂进行讨论。卡密拉到西方国家的学校考察时也有些许的“文化震撼”,她说:“当地学生有时直呼老师的名字,不少学生就叫我‘密拉’,虽然我能入乡随俗,但在新加坡,我就难以接受。”
 
   海外实习扩大视野。陈佩玲也说,在新加坡,学生若不交功课,肯定被训话,家长也会被通知。在美国,交不交功课是学生的选择。“那里的社会阶层差异更明显,有些学生课余得打工赚钱。教师要面对学生嗜毒、喝酒,甚至是非法移民等问题,老师的角色不只是教课,也是人生导师,不少学生就把老师当成第二个母亲。这些见识启发我,日后回来执教时,会更留意新加坡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去年中到丹麦实习的杨杰婷(23岁 )被安排在当地一所初中担任地理和体育教师助理。她说,专题作业是当地课程的重要部分,校方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例如学习城市规划时,学生得扮演市长,纸上设计和呈现心目中理想的城市设计。专题式作业让学生更能了解理论和生活的关联,我希望日后尽量采取更多这类型的教学法。”目前,与国立教育学院合作的伙伴大学包括:美国加州大学的圣塔芭芭拉分校、丹麦的首都大学和VIA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以及瑞士苏黎世大学等。今年将有13名新加坡受训教师参加计划。学院打算扩大伙伴大学的网络,让更多受训教师赴海外实习。负责专业文凭课程及跨校合作的国立教育学院高级讲师方丽云(56岁)说:“海外实习的经验能让新加坡受训教师扩大视野,参考不同教学方法,并做适当的借鉴。”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