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良好沟通更重要 教师擢升不看文凭“大小”

  学历高不保证事业一帆风顺,教育部常任秘书陈丽芬认为,教师只要能同学生良好沟通,能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进步,即使没有硕士学位文凭,也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陈丽芬日前接受公共部门刊物“Challenge”的专访时透露,她曾劝告即将上大学的教育部奖学金得主,不要埋头苦读四年只为获取一等荣誉学位,以为这会让教育部满意。

  她说:“我不在乎他们得到什么等级的学位,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

  51岁的陈丽芬毕业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拥有经济学士学位,于1987年加入行政服务部门。她没有硕士学位,也从不认为一定要考取硕士学位。

  她说:“在职场,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表现,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用拥有硕士学位。”

  陈丽芬先后任职于卫生部、财政部和公共服务署等。她在2006年出任律政部常任秘书,后来在2009年担任财政部常任秘书(绩效)。她于2012年被调任为教育部常任秘书。

  许多家长仍太注重

  儿女学业成绩

  在她眼中,一名好教师必须能与学生沟通。她认为,接受高深教育是专研某个科目的渠道之一,但这不能代表一定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能随着生活中的转变学习不断进取,更为重要。

  政府去年推出未来技能(SkillsFuture)计划,鼓励国人终身学习,而不只是专注于学校成绩,这正符合陈丽芬的办学理念。

  在教育学生方面,陈丽芬坦承,尽管教育部多次呼吁国人扩大对“成功”的定义,别太注重学业成绩,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许多家长安排成绩优秀的孩子上补习课,有些甚至是为了让孩子加入高才教育计划,安排各项课外课程。

  她说:“如果孩子需要这些补助和支援,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是有天分的高才生。”

  陈丽芬也担心学生因为过于依赖补习,而失去独立学习的能力,长大后在职场上无法自行解决难题。

  “你上司要你解决问题时,是不会有补习老师在旁提供协助。你必须自己想办法。”

  陈丽芬常应邀到公共服务学院演讲,她很乐意同年轻公务员分享经验,尤其是当她的观点引起共鸣时,让她感到很有满足感。

  在访问中,她坦言曾经历过事业低潮,不像其他同事一样获得深造的机会,比她低级的同事已追上她的级别。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困扰,隔年她被调往另一个部门后便连连擢升,这是非常罕见的。

  她发现一些公务员急于表现而显得自私自利,其实这很轻易地就被上司看穿。她劝这些公务员:“尽力而为、做真实的自己、注重团队合作,并保有良好态度。”

*
*
电邮 *
申请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

最新的留学攻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您的收件箱

如未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或确认邮箱地址是否正确

*
*
电邮 *
报名年级 *
国家 *
联络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