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发“奖励计划总蓝图”奖项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精神 南华治校有方获奖

  南华中学近年来在课程上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综合课程,如中华文史、儒家思想、翻译和当代中国通识。这样的创新精神让南华中学成为今年最佳治校奖“大满贯”得主之一。

  南华中学曾于2005年在教职员福利环节得奖,今年首次在其他两个项目中获得教育部认可。

  校长洪葆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我们的‘特选旗舰计划’代表着南华双文化教育的不同。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更全面的概括性认识,能够摄取其中的精华,以应付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2000年加入特选学校行列的南华中学也非常重视全面教育,安排全体中三学生参与“全国青年成就奖”计划。自2008年以来,南华中学每年都有超过91%的学生荣获全国青年成就奖(银奖),是参与计划的学校中最多的一所。

  在教职员福利方面,南华中学也采取具有创意的措施。过去两年,学校特地观摩一些机构如何管理人力资源,例如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中央医院。为鼓励职员多学习和注重健康,教职员可把参与的各种进修和体育活动记录起来,通过累积分数换取礼券。

  除了南华中学、英华初院和新加坡女子中学,另外两所最佳治校奖“大满贯”得主是立化中学和美廉初级学院。

  自最佳治校奖于2001年设立以来,也是特选学校的立化中学获得肯定,要保持最佳状态并非易事。

  立化中学校长许永正受访时说,学校在五年里搬迁三次,不仅浪费不少时间,有时也欠缺一些教学设备和资源,为教学方面带来挑战。

  幸好,学校拥有稳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教育。例如,学校推出的“立化均衡教育课程”就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领导能力、品格、体能、智能与趣向等。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2004年设立卓越学校奖时,把该奖项定位为这个金字塔式奖励制度最顶尖的荣誉。不过,教育部今年稍微改变了口吻,发表的文告没有突出这点,反而强调最佳治校奖的得奖学校。同时,比卓越学校奖低一级的“优异学校奖”今年首次出现没有新得主的情况。一般上,优异学校奖得主有潜力获得卓越学校奖。

  这似乎意味着教育部接下来有可能进一步调整“奖励计划总蓝图”奖项框架,进一步淡化对学术成绩的关注,更积极奖励治校方针优异的学校。

  在学术成绩方面,本地中学在去年会考的表现整体提高。无论是“特别与快捷课程最佳中学成就榜”或是“普通课程最佳中学成就榜”,今年都创下最多学校登榜的纪录。

  特别与快捷课程方面,今年有68所学校上榜,比去年多两所,但其中只有十所学校获得第一等,比去年少两间。普通课程方面,今年有73所学校登榜,比去年的62所多出11所。其中八所中学获得一等,和去年一样。

  成就榜是以去年的O水准成绩为依据,没有参与O水准会考的直通车学校或考试人数少过40人的学校不列在榜上。

伊丽莎白公主小学 从小重视品格修养

  伊丽莎白公主小学的学生人人都拥有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品格发展卡”督促学生每星期为自己设定目标,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培养正确的品格价值观。

  例如,学生可能会鞭策自己要更专心听课,或是要虚心从错误中学习。为了让家长更关注孩子品格教育的发展,校方也鼓励他们和孩子商讨在不同学习阶段应定下什么目标,并要求家长在卡片上签名。

  伊丽莎白公主小学校长黄翠花说:“我们坚信,一个优秀的新加坡公民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在这方面可以主动学习,从小就重视品格修养。”

  塑造学生品格跳脱“说教式”,是伊丽莎白公主小学的特点之一,也让该校再次获得教育部颁发卓越品格发展奖。

  教育部2006年首次设立这个奖项时,伊丽莎白公主小学就是其中一所得奖学校。今年,除了是唯一一所获颁卓越品格发展奖的小学,该校也锦上添花,第一次赢得卓越国民教育发展奖。

  黄翠花指出,过去几年学校更有意识地把国民教育和品格教育融为一体。为了将这个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团队也想出了不少创意点子。

  伊丽莎白公主小学于两年前推出的自编英语读本系列就是一例。这个系列共有六个读本,主题取自国民教育六大信息。有趣的是,读本汇集的故事都是学生的作品。教师推行英文学习与阅读策略计划(STELLAR)时,以这些读本为主要的教学工具。除朗读故事,孩子们也可以将故事演绎出来,内化国民教育的精神。

  故事的内容浅白易懂,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黄翠花就告诉记者,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一名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想要进入游泳队,而她的同学个个都看好她,觉得她肯定能够实现愿望。岂料,教练最后公布的名单没有她的名字。这名学生后来愤愤不平地质问教练她为何没被选中,教练耐心地向她解释,其他学生游得比较快,凭真材实料获选。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要向学生说明新加坡推崇任人唯贤的道理。

  黄柳青的独生子是伊丽莎白公主小学的小四生。她说:“我当初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是因为我发现校方很鼓励新生一开始就上辅助活动课,看得出他们重视孩子全方位的发展。这些年来,孩子的表现更让我觉得学校无论是在教学或辅助课程里,都很有意识地贯彻品格与公民教育。”

榜鹅小学教师 可“迟到早退”

  今年在最佳治校奖的教职员福利环节获得肯定的榜鹅小学,竟然让学校教师“迟到早退”。

  学校为教员提供灵活的授课时间,例如让需要送孩子上托儿所的教师可迟一点到学校报到,而下课后去上部分时间课程的教师可提早下班。

  榜鹅小学每天也会固定让两名代课教师“待命”,确保当有教师家里有事没办法来上班时,有人可以代替他们教课。

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已有六年的蔡雪玲受访时说:“如果教师家里有事困扰着他,这难免会影响他的教学。”

  此外,学校成立了职员福利委员会,照料职员的福利。例如,委员会邀请来礼品供应商来学校,让教师在学校选购儿童节礼品,为他们省下购物的时间。为职员举办的各种活动也会尽量在课堂时间举行,避免剥夺职员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

  榜鹅小学母语部主任庄育惠说:“我有两个小孩,要兼顾母亲和教师职责并不容易。有了校长和学校的支持与谅解,我能够把角色扮演得更好,也更愿意为学校奋斗努力。”

  除了福利,教员的专业培训也不容忽视。学校所推出的“全面学习计划”,将教师个人想要加强的方面与学校希望强化的领域配对,为教员设计出个人发展计划,例如让教师上华文成语或公众演讲的培训课程。

  小一至小六每个级别的教师每周也会聚集一个小时,分享在课堂上尝试的一些新教学法和它们的成效,讨论如何改进和推广。

圣安德烈中学激发学生兴趣

  男生往往都比较好动,也喜欢科技。今年获得李显龙普通课程创新奖的圣安德烈中学,为激发普通(工艺)源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时间上各种他们感兴趣的应用选修课,例如体育、动画与数码媒体等。

  这个名为“Marshall Plan”的计划是在四年前推出的,名字取自学校的校友—我国第一任首席部长马绍尔(David Marshall)。

  校长郑瑞龄受访时说:“推出计划后,我们发现学生更喜欢来上学,课业成绩也进步了。他们也因为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所长而有成就感,也更有自信心。”

  应用选修课程(Applied Elective)也有助于启发学生,让他们知道升上工艺教育学院时可选修什么课程。

  学校也为普通(学术)源流的学生推出“Jacob’s Ladder”。计划圣安德烈中学另一名校友——我国证券业先驱人物雅格巴拉斯(Jacob Ballas)命名。

  这项计划较侧重学术方面,例如为从工艺源流转到学术源流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让他们顺利过渡到课业要求较高的新课程,以及辨别学生在不同科目的水平,从而因材施教,让他们在能力较强的科目加以发挥。

科兰芝中学 量身定制课程

  今年荣获李显龙普通课程创新奖的另一所学校——科兰芝中学,同样为普通源流学生量身定制课程。

  中三和四的普通(工艺)源流学生可上各种他们感兴趣、劳动市场需求也高的课程,例如餐饮、电单车组装和美容与美发等。

  学校2007年起也为中一至中四的普通源流学生推出“体育教育计划”,一年里有十周让他们学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例如保龄球、射箭、攀岩和手球等。

  校长陈慧彬受访时说:“普通源流的学生有很多精力,我们希望他们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这项计划也有助于品格培训。”

  普通源流班级每班也有两至三名班主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教师一对一交流。有了能够倾诉的成人对象,学生求学的态度变得更积极。

  另一方面,在今年的普通课程学校成就榜上,新民中学异军突起,从去年的第四等跃升至第一等。

  对于其中的“秘诀”,新民中学母语部主任汤俊杰受访时说,学校2008年起成立了“特别计划小组”,为中三普通(学术)源流学生构思活动,通过提升活动参与度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此外,学校长期以来也让普通源流学生中三至中五有同一个班主任,通过加强师生关系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