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理美国人常说他们的国家是由几个大的地区组成的。这些地区其实属于文化区域,而不是行政单元。这是由历史和地理条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区各部分共有的经济、文学和社会习俗塑造而成。是什么使这些地区彼此有别呢?在很多地区内部,语言的用法各不相同,地方口音浓重。在观点和态度方面也存在地域上的差别。一个地区的多元文化传统以及年龄和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独特特征也是各个地区各具特色的原因。美国地表形态丰富,有森林、沙漠、山脉、高原以及肥沃的平原。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但气候差别很大。美国本土自东部大西洋到西部太平洋,绵延4,500公里,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国土总面积达900万平方公里(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在50个州中,阿拉斯加州面积最大,其次为德克萨斯州。
美国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落基山脉,中部地带流淌着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还有它们的大小支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被美国人称作“众水之父”。其主要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之水自北部落基山脉流出,历经6,400公里的漫漫长路,注入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河口。从美国地貌图上看,山脉就像凹凸不平的块,平原像广袤而开阔的空间,河流就像蜿蜒前行的丝线。现在,公路、铁路以及横贯大陆的交错航线布满整个国家,交通十分便利。就在几代人以前,这些地貌特征还暗藏着巨大的危险和艰辛。今天,当游客在俄勒冈和华盛顿两个西海岸州的喀斯喀特山平坦的道路上驱车前行时,还可以看到岩石上有绳索的痕迹,当年拓荒者为了到达下方的富饶河谷地区,从这里艰难地把自己的马匹和篷车放下悬崖。在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脉,现在有主干道横穿一个山隘,而过去,这里却窄得连马车都过不去,举家迁徙的拓荒者们只好把车拆开,等过了隘口再重新装好。1848年,穿过大陆的拓荒者需要109天才能完成他们的跋涉——如果他们够强壮和幸运的话。而现在,从纽约到旧金山开车只需要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教育-美国没有全国性学校体制,并且除军事院校外,学校也不由联邦政府来管理。美国教育十分复杂,一个学校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公共机构或私立机构的资源。例如,一名学生可以在一所符合州规定课程的私立高中就读,而该高中的理科课程可能由联邦基金提供资助,学校的运动队可以在本地的公有场地上开展活动。教育是美国空前开放、空前多样化和空前包容的社会的一个方面。公共教育不断改善。但是,要实现全民机会平等和缩小贫富差异以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差异,远非一日之功。通过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制度,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能够继续和其他国家一起为全世界人民带来和平、繁荣和教育。美国教育部在题为《2000年教育状况》的年度报告中强调指出,有证据表明当前的政策和计划都在正确的轨道上。其他指标显示了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关系到我国在信息时代继续发展和繁荣的问题。
报告发现,上大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好处。在1970年,取得学士学位的年轻美国男性的平均收入比只有高中毕业文凭的人高24%;到1998年,男性的“大学津贴”上升到了56%。对美国女性来说,“大学津贴”则从1970年的82%上升至1998年的100%。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的美国女性收入要比没上过大学的同性同事高一倍。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是直接从高中升入大学的。仅在1992年到1998年间,该数字就从62%增长到了66%,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比率要低一些。我们的研究表明,进行专业课程准备并实施鼓励可以消灭这种差距。要升入大学,学生们必须在高中苦读数学和理科,还有初中的入门学科,即从六年级一直到八年级。这些发现为两项行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大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和帮助贫困学生提早考虑上大学并为此做准备。今天,刻苦学习理科和数学、为上大学做准备的美国学生比以前多得多。在1982年,完成了三角法、微积分预修课和微积分等课程的高中毕业生占11%。到1998年,完成这类高等课程的学生达到27%。在这一时期选修高等理科课程的学生则从31%增加到了60%。
《2000年的教育状况》还对更小的学生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幼儿园的孩子们中有66%认识字母,这一点说多数孩子已经准备开始学习阅读,但有三分之一还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可以通过为更多的儿童提供有效的学前计划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来提高这个数字。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但同时我们还在努力加大力度,支持和扩大儿童的早期学习和家长的参与度。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不仅在上升,而且在发生变化。从1972年到1998年,西班牙籍入学人数从6%增加到15%。报告提出建议,随着非英语母语的学生人数的显著上升,我们要做好准备,帮助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完成学业。
政府概况-美国是一个拥有50个州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所在地为哥伦比亚特区。《宪法》确立了国家政府的结构,规定了其权力和活动范围,并且划定了国家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政府和州(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分权。州内建县、镇、市和乡各级,各级均设有选任政府。美国的政府权力和职能由三个政府分支机构担当: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宪法》第1条规定了立法机关并赋予了美国国会的立法权。有关总统的行政权力的规定在第2条。第3条将司法权交给了最高法院和各次级法院,由国会视必要予以确立。在这种“分权”制度下,每个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行使权力,但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制衡”,可以避免权力的集中,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例如,总统有权否决由国会通过的法令,可以为联邦司法提名任职人选;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颁布的法律或总统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宪法规定;而国会则可以弹劾总统和联邦司法和法官美国人常说他们的国家是由几个大的地区组成的。这些地区其实属于文化区域,而不是行政单元。这是由历史和地理条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区各部分共享的经济、文学和社会习俗塑造而成。
经济-美国进入21世纪,经济空前强大,采取的多项措施也更为成功。美国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5%,其经济产出却占全球25%以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历时最长的持续扩张。计算机、电信和生物科学领域的技术革新浪潮正在深刻地影响美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美国一直实行“市场经济”。美国人的信念是,由众多独立的买方和卖方的供需而不是政府或强大的个人利益来决定生产产品的种类、制定商品的价格,这样的经济将是运行最出色的经济。除了信奉自由的市场可以提高经济效能外,美国人还将其视为推广其政治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尤其是他们对个人自由和政治多元化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对权力不当集中的反对。美国人信仰“自由企业”,这并不排除政府的重要作用。美国人不时会依赖政府来瓦解那些权力过分发展以至于可能藐视市场力量的企业或者对其进行管理。他们依靠政府解决个体经济忽略的问题,如教育、环境保护等等。尽管提倡市场原理,他们有时候通过政府来发展新产业,有时甚至要在竞争中保护美国的企业。
美国宪法-在地方与政治派别纷争、军队发不出军饷、多年遭受战乱及贸易禁运的脆弱的经济刚刚开始复苏的形势下,创立一种新的政府形式是相当困难的。这正是1787年的美国的写照,当时美国脱离英国的统治并实现独立刚刚四年。今天,美国领导人在谈到伊拉克的制宪过程时屡屡提到这段历史。布什总统于8月24日在爱达荷州楠帕(Nampa)发表讲话时说,美国人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制订宪法是一个”艰难的进程……需要经过大量的辩论和妥协……在我们的制宪会议(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上出现过许多政治角逐及地区分歧。建国先贤在费城起草的文件也并非一成不变。它毕竟已多次得到修订”。
“无政府及混乱状态”
美国于1781年颁布的《邦联章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将税收权及贸易监管权在内的大部分权力留给了13个州。这些州的职能几乎相当于独立的国家,它们之间甚至展开了贸易战。在美国独立战争于1783年结束时,国家政府没有总统,只有一个实行一院制的国会,协助解决安全等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证明这个体制无效力可言,因为国会既不能征税,也不能实施法律。国会依靠这13个州缴纳的款项为国家财政及常备军队提供经费,而经费来源毫无保障。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维持军事力量,美国国会无力应对当时来自英国和西班牙属地的入侵。1786年9月11日,一个讨论跨州贸易的会议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Annapolis)举行。会议建议于1787年在费城举行一个由各州代表参加的大型会议,”以拟订他们认为可使联邦政府的宪法足以应对联邦急务所必需的新条款”。1787年1月爆发的”沙依起义”(Shay’s Rebellion)突显了局势的严重性。2000名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武装起来,占领了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武器库。高额税收以及因负债累累而失去农田使得他们揭竿而起。 这次起义暴露了中央政府的软弱无能以及常备军队的不足,引起了很多美国领导人的警觉,其中包括在独立战争中做过美军统帅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他写道:”除非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否则无政府及混乱状态必将接踵而至。”
制宪会议
1787年5月25日,代表们云集费城,提名华盛顿为制宪会议主席。作为一名举国爱戴的英雄人物,华盛顿的出席为大会增添了合法性。这在当时是一个重要考虑,因为代表们决定不公开进行讨论,以便他们在制定取代《邦联章程》的文件时能够畅所欲言。妇女、自由奴隶或无产男子均不允许出席会议;罗得岛州决定不派代表。代表多为律师、农场主或商人,其政见和目标各不相同。 立宪程序充满争论和妥协折衷,整个过程几乎持续了4个月。辩论一度陷入僵局,华盛顿后来这么写道:”我对会议的前景几乎全然丧失希望,甚至后悔参与这一程序。”在讨论中,大州希望以人口多少为基础来确定立法代表人数,而小州则建议各州派出相同人数的代表。
1787年6月,弗吉尼亚代表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提出建立两院制立法机构,两院代表由人口多少决定。在辩论该建议时,小州威胁不仅要解散这次会议,还要解散邦联。一个月后,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Roger Sherman)提出一项折衷方案,即每州在参议院享有一票,而人口将用于决定众议员的人数。许多人称赞该方案拯救了美国宪法。史学家罗伯特·米德考夫(Robert Middlekauff)在他的《光荣事业》(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一书中指出,这次会议”主要通过讨论和辩论产生了自身力量。在所有讨论中,理性和智慧、非理性和激情、机遇和意外都起了作用。”代表们在代表选择方式及任期问题上也持不同观点。一方不相信普通百姓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决定,另一方则主张更多体现平等原则。作为一项折衷方案,会议决定,在规模较大的众议院,议员人数由人口分布决定,议员由公众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规模相对小的参议院的成员将由州立法机构任命,任期6年。(1913年通过的一项宪法修正案允许直接选举参议员,但此前许多年已经不再有人怀疑选民的能力。)
米德考夫在书中指出,尽管辩论激烈,立场看似不可调和,但代表们”富有创新精神,把握了重新审议主要分歧的机会。”他还说:”他们是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其中某些人认为他们能使对方改变观点。总之,几乎谁都害怕失败──而失败的可能就在眼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辩论达成妥协。”
批准宪法
经过数月的辩论,代表们于1787年9月17日一致接受并签署了最终文本,完成建立新型政府第一阶段的工作。由于这个文件现在需要13个州中四分之三的州(9个州)批准才能生效,这场辩论因而从费城转向各州议会进行。在一个为取得公平代表权而刚刚经历战争并极不信任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权的社会里,对这个新文件表示反对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米德考夫写道,”面对政府形式的重大改变,独立战争的先驱们如果不对这种改变提出疑问,就等于出卖自己及其新近取得的成就。”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他们把反宪法的代表选入州议会,并出版小册子公开批评宪法草案对言论、宗教和陪审团审判等个人自由缺乏保障。为了维护宪法,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约翰·杰伊(John Jay)和詹姆斯·麦迪逊等人写下了如今称做《联邦主义文集》(Federalist Papers)的反驳文章,解释新制度将如何运作并向美国人民保证在新的联邦制度下他们的自主权会受到保护。1787年12月7日,特拉华州率先批准了宪法,但数日之后就在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Carlisle)爆发了反宪法的骚乱。1788年3月,罗得岛州拒绝批准宪法。持正反两种观点的美国爱国人士在1788年全年对这个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终赞成宪法的人士在大多数州议会里占了上风,新的政府形式于1789年3月4日生效。
充满活力的宪法
美国宪法从一开始起就是一份有活力的文件,在保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了一系列修改,以适应国家不断变化的需求。从1789年包含最初10条修正案的人权法案(Bill of Rights)开始,美国宪法已经作了27次变动,修正条款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禁止奴役行为和赋予年满18岁的男女公民以选举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