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陪读妈妈的漫漫求职路

在海外,每一位中国陪读妈妈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在个别的际遇中,却多数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她们在异国他乡找工作难,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更难。接下来要讲述的两位陪读妈妈,在中国都拥有不错的工作和学历,然而几年前陪同求学的孩子到新加坡后,却因为“陪读妈妈”的身份,一直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如今,她们总算“熬”过来了,一个当上补习教师,另一个则在住宅办公计划下创业。

陈跃(45)全职补习教师

    2000年,16岁的独生子一人来到新加坡求学,结果却碰到麻烦,房租和生活费被骗,急得陈跃(45)马上辞去品质管理员的工作,从中国武汉到新加坡,帮孩子处理问题。问题解决后,陈跃还是放心不下孩子,决定留在新加坡,当起“ 陪读妈妈”。远在武汉家乡的老公是工程师,时常汇生活费给陈跃,但是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尝试找工作,谁知道接踵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陈跃表示,她本来想做回老本行,到工厂应征品质管理的工作。结果对方一听到她是陪读妈妈,马上回绝了。

    虽然在中国从事的是品质管理行业,但陈跃从小到大的愿望是当教师。基于母亲的强烈反对,她没有如愿。应征品质管理工作失败后,陈跃告诉自己,不如这一次就试一试吧。于是,她每天翻阅报章的征聘广告,希望找到一家理想的补习中心聘请她。

    “我打了无数通的电话,每家补习中心的答复都大同小异,他们要找的是永久居民,每多拨一通电话,就多失望一次。到最后,我连翻看这类征聘广告的勇气、打电话的信心都没有了。”后来,陈跃好不容易在新加坡朋友的介绍下,到工厂当女工。第一家是食品厂,她做了几天;第二家是制衣厂,不到两个星期就离职了,因为她根本申请不到工作准证。露出无奈的苦笑,陈跃透露,这种情况维持了一年多,后来她开始帮一些新加坡孩子补习,补贴生活费。

    她坦言:“有心找工作却处处碰壁,心里非常失望,有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却又不能这样放弃。最后,我决定当全职补习教师。 ”

    “这些孩子来自说英语的家庭,讨厌华文,开始时我要带英汉字典才可以与他们沟通。”慢慢地,陈跃摸索出个别小孩的性格,细心的教导也渐渐赢得孩子的尊重和配合,华文成绩突飞猛进,令家长非常感激。

    陈跃现在有6个学生,其中一个已经教了两三年。有了稳定的补习工作,陈跃母子现在的日子还算过得去,还在武吉知马一带公寓租了房间。孩子即将高中毕业,如果考上大学,孩子想继续留下,也希望母亲陪着她。

    “孩子不让我走,丈夫又盼着我早日回去,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抉择。不过,为了孩子的前程,我们做出再大的牺牲也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