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自2005年9月1日实施以来,时隔12年的首次修订,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
教育部作为中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制度,包括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允许跨校修读课程、严查新生入学资格等等。这份与全国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新规给大学生发放诸多新“福利”的同时,也划定了“禁区”。
每年为了顺利毕业、考研、出国,学生利用学校新成绩覆盖原有旧成绩的规则漏洞刷专业课必修课成绩。而刷分也逐渐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项突如其来的政策出台对于14-16级的出国党无异于是毁灭性打击。特别是对于之前转专业或者成绩不太好,希望在大三、大四重修弥补绩点的同学来说,这样的规定相当于截断了绩点上升的通道。其中,对我们留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修改后的第十八条。
《规定》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健全学生学业成绩和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真实、完整地记载、出具学生学业成绩,对通过补考、重修获得的成绩,应当予以标注。
1、暑期课程、转专业学生原专业课程成绩如实记载,无法撤销,不予删除。
2、所有重修成绩不覆盖原成绩,成绩单会予以标注,且所有课程(含原成绩和重修成绩)全部纳入G点计算,每次重修都会计入本学期均绩。
3、除明文规定的参军、修养等,国外交流学习、休学创业等均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顾盼琉璃:作为一名15级的苦逼出国党,那天接到消息就已经崩溃。因为我目前绩点还可以但是有两门挂科。而这两门挂科我是需要在大三上,也就是今年下半年重修覆盖掉。
出国读研不去个好的学校基本就是没有意义了,而学校现在出的这一份通知,意味着成绩单上有两门挂科的成绩不能覆盖。即使我之后重修刷了两门4出来,但这样的成绩单对于好学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想必可以明白。
我明白学校是为了执行国家政策,可是像我这样15级出国和一些14级要用四年成绩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在之前并不知道这样的一项政策,也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一份通知。政策如今就准备实施了,连个过渡期度没有。
对于留学党来说,新政策的实施真的造成了无可逆转的影响吗?在我看来,答案也不全是。
第一,同样的科目,重修后分数提升,学校会倾向于按照学生的最高分或进行评估;
第二,不及格的选修课且未重修,或多或少会影响申请,但可通过陈述进行解释说明;
第三,禁止刷分后,中国学生成绩单将更具参考意义;
第四,转专业学生一般会有挂科成绩,可通过挂科专业相关的论文和社会实践进行学分折算,并通过PS 进行解释说明。
国外顶尖大学招生委员会对分数并不是特别感冒,并且讨厌学生刷分。考试成绩稳定提高有可能是个利好,但是不稳定的成绩,可能导致考试委员会怀疑你成绩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国外大学录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维度也应引起考生在注意,一般从下面几个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GPA、推荐信,高中排名、个人陈述、RT、TOEFL/IELTS/PTE和 SAT/ACT。
所以,新政的出台,也意味着未来的出国党们,要么高考后就直接出国留学,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要么就必须自大一入学起就做好自己未来几年的学业规划,认真对待学习考试,重视每门课程的绩点,防止后期无法补救。
毕竟刷分这条路已经被截断了,现在你的每一门课都是不容忽视的,免得之后到了申请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