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大学的高级主管们为了提升卑大在麦克琳(Maclean”s)杂志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正卯足全力,甚至不惜动手脚限制班级人数,以获得更高的评鉴分数。但是许多教授却提出警告,指出这些做法不仅不能改善学习环境,甚至可能伤害到学生。
麦克琳杂志每年对全国各大学作一次评鉴,许多大学(包括卑大)对于这项评鉴结果十分重视,杰出的成绩常被作为宣传和募款之用。在评鉴过程中,班级的大小是一项重要指标,用来反映学生所感受的教学品质。
根据麦克琳杂志的评分标准,班级人数在1~25人之间者为6分,26~50人为5分,51~100人为4分,101~250人为3分,251~500人为2分,501人以上者为1分。
2000年和2001年卑诗大学曾在全国的医科/博士类大学中排名第二。但后来因卑大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班级不断扩大,该校在2002年和2003年的排名,都落到第五名。
根据一份透过资讯自由法取得的卑大内部文件显示,当2002年卑大的排名掉到第五时,校方为了挽回劣势,想出了一些招数,让班级人数减少。例如缩小课堂的容量,以限制选课人数;或将一个大班拆成若干小班。另外,由于麦克琳杂志的评鉴只看第一学期的班级人数,所以卑大校方也建议系所可以将小班的课程排在第一学期,大班的课程挪到第二学期再上,尽管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并无丝毫益处。
最令许多教授们忧虑的是,限制一个班级的选课人数,会使一些学生无法如愿选择其主修的领域,也会使一些学生无法如期毕业。学生很可能花了3500元的学费之后,却发现他们想选修的课程都没有空额了。
经过卑大校方努力“整容”之后,卑大在最近公布的2003年排行榜中,并无丝毫起色,仍然维持在同类的15所大学中的第五名,落在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皇后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之后。其中就大三、大四的班级人数而论,卑大的评鉴分数再度垫底。而在大一、大二的班级人数上,卑大也是维持在第11名。
卑大助理副校长古丕(NeilGuppy)表示,上述的做法纯属“建议”,有些从来没有真正执行过。另外,也没有学生因课堂没有空额而被迫延后毕业,因为学校的政策是,学生毕业所需的科目,校方不得拒绝学生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