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使“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李义,1984年生,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进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科预科,后进入昆士兰大学会计本科,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原本需要三年修完的课程,现在供职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李义高中毕业就“千里走单骑”,踏上了去澳洲求学的征途。

他以雅思6分的成绩开始赴澳,但第一天还是觉得听不懂。但李义是个不服输的孩子,他听得很勤,说得很多,就这样只在短短一个星期后,他就跟妈妈报喜说:“我和他们交流没问题了。”

租房关——吃亏也是收获

背井离乡一个人远赴澳洲求学,李义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当时因为预科学校没有住宿提供,他只能自己找住处。

因为时间很紧迫,他选择与两位印度学生合租,但他的房间没有窗户而又靠近卫生间。

虽然感觉有点吃亏,但他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果然,两位印度学长经常带他出席各种社交活动,并抢着付单,以此来回报他的“吃亏”。

后来,他们回国时,还把自己的打工机会留给了李义。

求学关——瞄准奖学金

李义在昆士兰大学网站上看到,学校为了奖励优秀的国际学生,特设了一个针对海外学子的奖学金,如果当年预科全A就可以申请本科学费减半,但是名额仅限一位。

奋斗目标锁定以后,李义开始了“痛并快乐”的生活。每天除了打两份工以及正常的社交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晚上十二点睡觉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结束,他的导师就提醒他可以申请该奖学金,当时申请这个奖学金的竞争对手很多,但最终他打败了所有的对手,赢得这百分之一的机会。

“以前在家的时候,常常觉得是妈妈‘要我学’,到了澳洲才转变为‘我要学’。”李义觉得国外宽进严出的教育方式跟国内有着极大的不同,以前靠上课做笔记的被动方式再也找不到了。来自内心的求知欲,让他的学习状态彻底改变了。

能力关——组织参加竞赛

读本科期间,昆士兰州投资银行在全澳洲举行知识竞赛,由三人自由组织参赛。

当李义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组织了两位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一起参赛。经过笔试、辩论,他们顺利通过第一、二轮比赛,但在第三轮时败下阵来。李义说:“这次竞赛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不仅看到自己的组织能力,也增加了许多业务知识,输得值。”

还有一件事,让李义一直很感慨。他曾经用心做了一篇论文,认为可以得A,但事后发现自己只得了B。在经过反复思考后,他鼓起勇气询问导师为什么只给B。没想到,导师看了他的文章后很直接地说:“对不起,当时我没有仔细看,现在觉得你这篇论文很好,我马上给你改成A。”李立感慨说,相信自己是多么重要。

就业关——步步为营

临近本科毕业,李义一直在考虑:继续求学还是寻找工作。李义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想先养活自己。

于是,毕业前半年,他通过互联网及学校资源,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投递简历。因为他优异的成绩,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向他投来了橄榄枝。其中,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他情有独钟。短短的十分钟,面试考官就决定招收这个年轻男孩。

李义说,跨国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对新人要求严格,薪水也不高,但可以求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我非常感谢父母,是他们把我从一个顽皮的孩子教育成目标明确、性格开朗,能正确看到自己优点及缺点的自信男孩。”李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