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国外生活:自强还是放纵(2)

失败
怕孩子成“垃圾”提前接回国
自由过度,曾有过“垃圾”行为
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小留学生阿伟坦白说自己曾有过“垃圾”行为。
阿伟出国的时候14岁,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四年之内他四度转校,从奥克兰到惠灵顿,从语言学校到高中,从天主教学校到公立高中。
“最初的两年内,我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刚一入语言学校的时候,我有些自由过度,也有过过激行为。这里没有作业,老师也不像国内那么逼着。到教会学校后,我曾一时怒起,砸过学校的玻璃窗,当时就是要发泄,为什么辛辛苦苦打完一场球,连一瓶可乐也买不到,把钱扔进售货机没出来东西。”
“以前我在国内,就是再顽皮也不会有这么过激的举动,究竟这是为什么?我当时就想,以前老觉得父母管得太多了。现在却在想,有父母管着多好!”阿伟说。
自制力差沉迷游戏和玩乐
3年前,广州某房产公司老总张先生看见周围人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出国“镀金”,心里盘算:反正儿子在一所中专学校念书学习成绩并不好,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前途,还不如到国外拿张“洋文凭”,学一口流利的外语来得实在。于是,张先生把儿子送上飞往新西兰的飞机。
“为什么我的寄宿家庭如此普通?为什么他们没有游泳池?为什么他们的电视只是21寸普通电视?”张先生说,儿子打电话说得最多的是抱怨生活条件差,而对学习却只字不提。
张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在新西兰学习生活了两年,整天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和一帮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吃喝玩乐。结果儿子的表现很令他失望,不但与他所要求的“国际型”人才相隔十万八千里,而且连英语也没学好。
为了防止儿子在外国进一步“堕落”,去年6月初,张先生不得不亲自把儿子接回国内。
张先生说自己疏忽了一件事:儿子出国时才15岁,自制力非常差,这正是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
常无故旷课与洋小子混一起
担心孩子进一步“堕落”,刘女士也做出了与张先生同样的决定,提前把孩子从异国他乡接回来。
刘女士有一个漂亮的女儿,4年前在国内初中毕业后,到了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是个英语国家,我把女儿送出去是想她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也去感受和学习另一种文化,开阔眼界。”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送女儿留学的初衷。
刘女士无何奈何地告诉记者,女儿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本来开始还担心女儿才15岁,平时在家里娇惯了,到了外面会不适应,会经常想家。谁知,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也过去了,女儿从没有主动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都是做父母的牵肠挂肚一遍又一遍地打过去找她,有时还经常找不到。一年过去了,做妈妈的终于按捺不住,跑到新加坡去看望女儿。
“你知道我在那边看到什么吗?那简直是太令我失望了!我的女儿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英语倒也说得滑溜溜。但嘴上涂着厚厚的口红,身上穿着薄如蝉翼的衣裳,脚蹬高跟鞋,与几个洋小子混成一片,搂搂抱抱的。为了我女儿,一名中国的留学小少爷还和那几个洋小子打了一架呢。”
刘女士说,女儿经常无故旷课,与无心向学的男孩子整天呆在一起喝酒打牌,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失去这个女儿。所以提前把女儿接回国内亲自看管,那几十万的留学费用就当是买个教训吧。
留学方式
出国求学有三种途径
据悉,学生出国求学的途径主要有通过留学中介、托国外的亲戚朋友做担保介绍,或是在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的预科班,考核通过后出国留学等三种。
专家观点
留学须理性 要有针对性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中学生出外留学,英国大学联盟中国华南地区首席代表朱先生表示,小孩出国留学须理性,如果尚未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贸然跟风出国,势必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悲剧。现在的家长开始冷静了,他们会分析国内和国外教学的强项是什么,孩子出去后要学习什么专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家长和学生之间都有了充分的沟通。
他认为,本来外语就过不了关的人,出国学还不如在国内学好。因为在国外,由于文化的差异和隔阂,有可能使其很难找到当地合适的口语交流对象,难过“语言关”。如果外语水平太差,学生们很可能在语言学校一年一年耽误下去,不仅会浪费很多金钱,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自暴自弃。
另外,“中学生留学生”的年龄太小,而国外学校的自由度又很大,很容易造成他们情绪和心理的困扰;还有一些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洗衣、做饭、搞卫生都要从头学起,缺乏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在异国他乡求助无望,易忧郁和失落,行为上就容易出轨。
孩子有想法 家长要尊重
对于诸多的留学生问题,布莱福德的国际部副主任Cyhthia Gault举了自己女儿的事例:女儿在高中毕业后不愿意上大学,Cyhthia并没有强迫她,而是按女儿的意思去一家工厂工作,最后女儿从实践中有所启发,并最终返回读大学。因此,她认为:学生要有学习的投入精神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对自身学习和前途的看法。
留学建议
莫因考试失败轻易自暴自弃
出国留学是影响教育和事业的重大决策,需要对所做出的决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有关负责人,为广大“准留学生”提些建议:
专业上:研究所选专业学校
一般来说,在出国前应该对该国教育制度和自己所关心的院校的一般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有清楚的了解,找到合适自己的选择。一旦对想学的专业有了初步想法,就应当研究提供你所选学科的院校,可以查看学校的概况、学费和入学要求、住宿条件、教学设施以及该学校所提供的各种课程。简单的做法是找到某具体学院的网站链接,查看有关其课程设置和对外国留学生提供的服务等更详细的情况。
心理上:做好承受失败准备
在心理上,要做好承受失败的准备。成绩对于小留学生总是显得很重要,通常到了国外第一课要学会的往往是如何承受低分的压力。因为受语言的限制,在国外学的课程往往没有在国内学的那么得心应手,要明白考试得低分是很平常的事,千万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挫折就厌学,甚至自暴自弃。
生活上:要有一定自理能力
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出外留学的中学生通常只有十七八岁,由于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还没完全改变,很多学生都是只会埋头苦读,甚少独立处理读书以外的事情。因此,父母应该在送孩子出去时正确估计孩子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能力,不然,孩子会在异国他乡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长期下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出国留学就变成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