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官员:家长送孩子留学要三思(2)

美国的中小学校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国内适应了“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许多小留学生到美国后很不适应。

来美不久的李萌在旧金山的一所中学读书。她说,本来以为到美国后不用天天考试,会很轻松。现在,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李萌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晚上12点。比如历史老师布置的论文是“选一个20世纪对美国有贡献的人物,这个人虽然不在历史书中,但他(她)应该被记载在书中”。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看起来容易,对李萌来说却很难。她只好一放学,就泡在图书馆里、或上网查资料。加上英文基础薄弱,李萌不得不要花很多的时间阅读和分析资料,压力真的很大。

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需要三思

美国教育部主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助理副次长张曼君女士由于职务关系,曾接触过许多小留学生,也目睹了许多小留学生的悲惨遭遇。张曼君曾经公开提醒那些希望送孩子来美国的家长们三思而后行。

张曼君指出,美国的中小学生还未成熟,校园里难免会有种族歧视,小孩受到委屈,回家无人倾诉,被欺负也无人保护。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有委屈不倾诉,必定钻牛角尖,轻则自闭,重则自暴自弃、交坏朋友、参加帮派、男女同居、吸毒、自杀,甚至杀人。父母们不要以为将小孩送到美国念书,是为他们的前途着想,其结果却是,子女即使获得高学位,人格上也可能留下无法弥补的缺陷。

在华盛顿一个公立学校系统工作的孙明君先生则表示,送孩子来美国读书是好事,但一定至少要有一位家长陪同。而且,父母一定要多和学校沟通,介入孩子的学习,同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多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