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英、美、澳仍为新加坡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赴中国留学的新加坡学生有增加的趋势。学生选修的科目也更多元化,除了一向颇受欢迎的中文及国际关系以外,理工科也成了被选择的科目。
清华大学在理工科的优势,便是我选择在中国修读数学本科学士的原因。
虽然即将迈入大三生活,但是仍然记得刚到中国求学所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便是语言上的问题。来到了以华语授课的中国,起初的确十分不习惯。英汉字典及附有英汉对照词汇解释的教课书,便成了我把术语从英语翻译成华语的必备工具。多阅读华语的数学教课书,也帮助我迈过这道语言关,习惯讲师的口音更成了我们必须具备的本事。
意识到英语是科研界主要运用的语言,许多课程也以英语或者双语授课。我的美国物理教授便在平安夜的课上装扮成圣诞老人,他的妻子及儿子则装扮成圣诞精灵,分发他们自己烘制的曲奇。
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课程,为数学及物理专业的学生设定了两年共同的培养方案。在这两年内,学生会选修一系列与数理及编程有关的基础课程。只有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后才会被分流到自己志愿的专业。这个课程允许学生在熟知各个专业的属性及特点后才做出决定。
虽然清华的名气或世界排名都不及许多美国顶尖大学,但是,在这儿求学让我结交到许多中国的朋友,并且接触到了中国的教育系统,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