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听说这个学院现在在装修,半公半私的.文凭很不错,就业率很高.不过课程很难.我报的是绿色科技专业.希望最好是这个学院的同学或知情人士能告诉我这个学院的详细情况和就业待遇
答:
未来几年的强劲建筑需求,将为新加坡本地业者带来一些挑战。业者估计,今年的整体建筑成本可能再增加8%至10%。此外,建设局(BCA)也预测,未来几年内,新加坡可能需要增聘大约4万名外籍劳工,以及5000名专业与技术管理人员,来应付更多的建筑工程。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傅海燕1月23日表示,建设局将在几个方面,包括原材料、人力和培训,与建筑业者合作,携手应付未来的挑战。
在原材料方面,建设局指出,今年新加坡的建筑市场预料将更加活跃,因此基本建筑材料的需求将上升,从而带动价格攀升。其中,水泥和钢筋的价格预料将增加5%,但是沙石的价格却可能因为供应的短缺而飙涨至少30%。
傅海燕说:“我国建筑业应该将这个挑战转为商机,主动地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来加强原材料的供应韧力,以及转移因需求增加而带来的价格上涨。”
她认为,建筑业者一方面应该开拓新的供应源地,来确保我国的基本建筑材料拥有多个源头,价格不致出现太大的波动。另一方面则应该尝试采用其他的建筑方法和材料,例如预制或半完工建材,以及干墙(dry wall,一种不抹灰而盖以板壁等的墙)和钢筋等能够在国际市场采购到的建筑材料,来减少对入口原材料,例如混凝土的需求。
建设局认为,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显著减少使用混凝土建筑方法。在英国,70%的项目采用的是钢筋建筑法;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商业大楼和26%的住宅大楼采用钢铁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新加坡,去年建筑业对水泥和钢筋的需求却减少了2%至8%,对混凝土的需求增长了11%。这估计带动整体建筑成本在2006年上升了6%至8%。
展望2007年,建设局说,全球经济和美国建屋业的放缓,预料会让大多数金属的价格得到舒缓,从而带动建筑机械与电子工程成本平缓下来。不过,大多数基本建筑材料的供应局限,以及不断上扬的劳工成本,预料将带动整体建筑成本增加。建设局最近展开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多数业者相信,今年的整体建筑成本将提高8%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