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在传统华校念书,华文这一科,既读白话文,也读古文。一些古文,趣味隽永,文化蕴含量丰富。那时的中四与高中华文会考,分别规定几十篇考生必读的古文,试卷就从这些古文里设题。因此,每一个会考过关的华校生,肚子里都装有上百篇优美的古文。今日,一般学生视学习华文为畏途,要他们读古文,是强人所难,不切实际。但是,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则应另当别论。他们自愿修读高级语文课程,对华文必定有较浓厚的兴趣,阅读能力也自然较高。
修高级华文学生应读几篇古文,先秦古文略嫌深奥,骈文赋体过于典雅,一些朴实的明清散文,应该适合高级华文学生阅读。我始终觉得,明代大儒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虽是古文,却浅白易懂。题目中的马生,为当时一名太学生。宋濂与马生是同乡,马生写信请教这位乡贤,宋濂就以这篇文章回赠。文章细诉自己的学习经验,激励马生努力向学。宋濂在文章里,叙述刻苦学习的情形。其中一点,就是他向人借阅书本的情形。为了细细研读,他一字不漏地抄录所借来的书;更为了能在期限内归还书本,即使天寒地冻,手指僵硬,他也不敢怠惰。
宋濂的学习环境恶劣,相比之下,今日新加坡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就舒适多了。因此,若以《送东阳马生序》为教材,除了可让学生了解努力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多幸运,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好好学习。再看看清代的一些古文,篇幅短,寓意深,也是好教材。如薛福成的《猫捕雀》,借野猫捕捉母雀的事,讽刺当时“残民自肥”的特权阶级;又如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借四川二僧的成败,说明读书、做事的道理。此外,沈复的《儿时记趣》,回忆童年趣事,极富想象力;刘开的《问说》,诉说学问之道,条理分明。这类作品,文字浅白如话,略加指导,修高级华文的学生都能读懂。
“高级华文”之名,始于1992年的《王鼎昌报告书》,之前称为“第一语文”。鉴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华文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政府于是在1999年放宽条件,让更多学生修读高级华文,这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则是程度的问题。教育部《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显示,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能认读和写2700-2800字”。认读多少?写多少?并没有清楚说明。这比《王鼎昌报告书》发布时明文规定的“能写3500字”,无论是数量或要求,都下降了许多。再根据中学课程规划,只有修读中华文学的学生,才有机会读几篇古文。高级华文的学生,则与快捷源流学生一样,只是接触几首唐诗。如果高级华文学生不修中华文学,他们的华文水平,与快捷源流学生实在相差不远,徒有高级华文之名,却无高级华文之实。因此,让高级华文学生多读几篇古文,只要选材得当,既可提高其程度,丰富其文化,也可扩大高级华文与快捷华文的差别。教育部若愿意广开纳谏之门,不妨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修高级华文学生应读几篇古文,先秦古文略嫌深奥,骈文赋体过于典雅,一些朴实的明清散文,应该适合高级华文学生阅读。我始终觉得,明代大儒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虽是古文,却浅白易懂。题目中的马生,为当时一名太学生。宋濂与马生是同乡,马生写信请教这位乡贤,宋濂就以这篇文章回赠。文章细诉自己的学习经验,激励马生努力向学。宋濂在文章里,叙述刻苦学习的情形。其中一点,就是他向人借阅书本的情形。为了细细研读,他一字不漏地抄录所借来的书;更为了能在期限内归还书本,即使天寒地冻,手指僵硬,他也不敢怠惰。
宋濂的学习环境恶劣,相比之下,今日新加坡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就舒适多了。因此,若以《送东阳马生序》为教材,除了可让学生了解努力的重要性,更关键的,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多幸运,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好好学习。再看看清代的一些古文,篇幅短,寓意深,也是好教材。如薛福成的《猫捕雀》,借野猫捕捉母雀的事,讽刺当时“残民自肥”的特权阶级;又如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借四川二僧的成败,说明读书、做事的道理。此外,沈复的《儿时记趣》,回忆童年趣事,极富想象力;刘开的《问说》,诉说学问之道,条理分明。这类作品,文字浅白如话,略加指导,修高级华文的学生都能读懂。
“高级华文”之名,始于1992年的《王鼎昌报告书》,之前称为“第一语文”。鉴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华文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政府于是在1999年放宽条件,让更多学生修读高级华文,这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则是程度的问题。教育部《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显示,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能认读和写2700-2800字”。认读多少?写多少?并没有清楚说明。这比《王鼎昌报告书》发布时明文规定的“能写3500字”,无论是数量或要求,都下降了许多。再根据中学课程规划,只有修读中华文学的学生,才有机会读几篇古文。高级华文的学生,则与快捷源流学生一样,只是接触几首唐诗。如果高级华文学生不修中华文学,他们的华文水平,与快捷源流学生实在相差不远,徒有高级华文之名,却无高级华文之实。因此,让高级华文学生多读几篇古文,只要选材得当,既可提高其程度,丰富其文化,也可扩大高级华文与快捷华文的差别。教育部若愿意广开纳谏之门,不妨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新加坡意腾留学是新加坡本土的留学公司www.eistudy.com,由新加坡意腾教育集团投资成立,从事留学服务行业已有十五年经验,是新加坡本土最早且最具权威的留学公司,为海外学子的出国留学之路提供专业选校建议和留学后续全方位保障! 新加坡咨询热线:0065-67379958 , 中国咨询热线:400-7160816
